-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果园打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果园打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程才?? 杨其斌 马岩兵? 尚吉荣 ??王疆
(甘肃农垦张掖农场林果站 734013)
今年由于天气干旱,部分果园内梨木虱猖獗发生,连续用药进行防治,仍然不能取得好的防治效果,经过我们对梨木虱发生严重的部分果园的打药情况进行实际查看,所有梨木虱发生严重的果园,多数都是在树冠最下部的枝叶上发生严重,而树冠的中部防治效果很好,这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防治效果的好坏在于打药的细致程度,而不是药出了问题,也不是药不对症。在打药的过程中,我们对梨木虱发生严重的几户果园也进行了现场跟踪调查,事实同样说明了这个问题,刚喷过药的树体,树冠的中部枝叶着药情况很好,但树冠最下部的枝叶,有60—70%的树叶的背面不着药,而这一部分枝叶,恰恰是梨木虱最多、最严重的部位。所以我们在打药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要抓好时机,不要错过最佳的防治时期。
防治病虫害就要依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特点,抓住有利的时机进行防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有利的时机,防治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事倍而功半。例如梨木虱的防治,有利时机在于越冬成虫出蛰的盛期和落花后卵开始孵化期,这两个时期虫态一致,也没有形成粘液,及时防治就会取得很好的防效。错过了这两个有利时机,防治起来就比较困难了,粘液的形成使其有了一层保护层,各种虫态(卵、若虫、成虫)的同时存在,加大了防治的难度。
要合理浓度,不要随意加大农药的浓度。
有些果农不分析防治效果不好的原因,归咎于农药的浓度不够大,于是就盲目的提高配药的浓度,本来应该是2000倍的浓度,有人提高到1000倍,甚至800倍。这样容易造成两个后果,一是造成药害:本着综合防治的目的,我们配药一般选用两种药剂混合使用,混合药液的浓度已经加大,如果不按要求的浓度配药,而是任意加大浓度,就有可能造成药害,尤其在高温的情况下,水分迅速蒸发,在叶面、果面形成极高浓度的药液,就会使叶面、果面受到损伤形成药害,今年已经有人因为药液浓度过大而造成药害;二是容易造成病虫害对该种农药的抗性增强:在高浓度药液下存活下来的害虫,抗药性增强,其繁殖的后代抗药性也增强,以后再用这种药剂进行防治,只能使用更大的浓度,甚至该种药剂可能对害虫失效。
要正确选药,不要迷信“剧毒”农药。
果农在用药时,有两个错误的判断标准:是不是剧毒农药,是不是有很大的气味。要知道现在农药的发展方向是高效、低毒、安全、无污染,农产品的生产要求是安全、营养、无害的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剧毒农药是限制或者禁止使用的,是不是剧毒,是不是有很大气味的农药,不是评价防治效果的标准,剧毒是不符合现在农产品安全要求的,我们的果品现在建立了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一旦产品出了问题,是会追根溯源找到头上的,是要负责任的,严重者,可能是刑事责任。所以,不要儿戏,不要使用剧毒农药,要为自己的产品负责,为消费者的生命安全负责。
要“对虫下药”,不要胡乱配药。
农药的作用机理,可划分为胃毒、内吸、触杀、熏蒸等方式,不同的害虫,需要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进行防治,以啃食树叶、果实为危害方式的害虫,要以胃毒性强、有触杀作用的农药为主;以刺吸式口器危害的害虫,要选择内吸性强、有触杀作用的农药,所以,对一种害虫起作用的农药,不一定对另一种害虫有良好的作用,用药时,要考虑害虫的危害方式,也要考虑农药的作用机理,将两者很好的结合起来,做到“对虫下药”,才能达到良好的防效,不要盲目追求大浓度、高剂量、多种药剂的胡乱配药方式。
要足量用药,不要偷工减料。
我们现在打药用的都是机动高压喷雾器,从多年的实践经验来看,一般在果树的生长季节,正常情况下,打药时每亩果园的药液量在150公斤左右,10亩地的果园,打药时的药液用量应在1500公斤左右,在实际打药的过程中,有些人的药液量是达不到这个标准的,在病虫害发生严重的情况下,用药量还要高于这个标准,否则,就存在着打药不细致、不全面的可能性。
要细致全面,不要漏喷漏打。
有些果农告诉我,打药时药量够大的了,树叶上都往下流水了,但是检查他的树冠下部的枝叶,许多的叶背面仍然没有着药,这是打药的方式不对,喷药不细致、不周到的表现。我们在打药时,采用的是高压喷枪,再绑上一个长杆子,这样解决了树高的喷药问题,却给树冠下部的枝条喷药带来了隐患,当喷枪向上喷药时,树冠中上部的树叶在高压喷雾作用下,叶面、叶背都有可能着药,而树冠下部的树叶,如果不注意仔细喷药,往往是漏喷的对象,有些可能叶面着药,叶背着药的可能性就比较小,而梨木虱、红蜘蛛等害虫主要在叶背危害,所以在打药时,特别要注意树冠的下部枝叶,要将喷枪伸到树冠的下部,仔细喷药,或者使用弯喷头,翻转过来向下部的枝叶背面喷药,尽可能减少漏喷漏打的树叶,这样才能有良好的防效。
7. 要做好安全防护,不要漠视健康。
虽然现在的农药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