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财经新闻与之股市报道 .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财经新闻与之股市报道

财经报道 专题 可是到了2001年这两大法宝终于失灵了:一方面,“圈钱”的压力越来越大,一批大型、特大型企业等着上市,而且为了筹措社保基金,作出了国有股市场减持的错误决策;另一方面上证指数跨上2200点,平均市盈率高达60多倍,市场投机成风,造假成风。又要“圈钱”又要监管,二者终于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在此后连续五年的大跌市里,即使放松监管、暂停扩容,也唤不回昔日的繁荣了。2004年2月,国务院发布《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共九条,简称“国九条”),股市又有了第三根主线——改制。“国九条”明确承认,资本市场还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要进行制度性变革。核心问题有二,一是彻底改变重上市、轻转制、重筹资、轻回报的状况,保护投资者特别是社会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二是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因为这么多年来中国股市从来是只有融资却几乎没有回报,而三分之二股权不流通,正是大股东变着法子“圈钱”占资,以及市场庄股盛行、投机成风的制度性原因。酝酿了一年多之后,股改试点终于在2005年“五一”长假后得以启动。二、解决股权分置的重大历史转折股权分置开始也叫股权分割,即上市公司的所有股份被分作两块:向以个人投资者为主的溢价发行的公众股(约占三分之一)可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流通,其他股份,包括国家股、国有法人股、发起人法人股、社会法人股、自然人发起人股等(约占三分之二)“暂不上市流通”。三分之二股权不流通,开始既有意识形态问题,如担心国有资产流失或国有股失去控制权;以后又有市场问题,如果三分之二股权由不流通进入流通,庞大的供给将使市场无法忍受,而且随着股市规模的扩大和上市公司的增多,这“三分之二”的绝对数量也越来越大。然而,就是这三分之一股权流通、三分之二股权不流通,或者说小股东股份流通、大股东股份不流通,却带来了一系列恶果,成为中国股市长期以来难以攻克的体制风险。股权分割的实质是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价。所有公司一上市,大股东几乎都以1元多的低价出资,而小股东以高得多的溢价认购;到了配股增发再融资时,大股东从不掏钱,小股东高价增配来的资金还要被大股东占用;大股东把上市公司掏空后业绩再烂、股价再跌也同他无关,因为其股份“暂不流通”;大股东还可以在所持股份“暂不54、鹞譬蕾啊署蕾寥寥 贺宛男,佟琳,唐俊编著.财经专业报道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 股票市场新闻写作与一般新闻写作的区别 在股票市场新闻的部分,不管发生了什么,一般都有报道。而在一般新闻的版面,只有那些符合新闻定义的新闻才能发表出来。 抓住焦点 股票市场新闻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给读者一个概貌,集中在主要产业和主要政策及外在的经济因素、一些影响当天市场的特殊的技术因素。 有时候另外一大部分就是集中报道一些“活跃股”,这些股票在当天变动最大,报道要解释这些变化。 股票市场新闻写作要领 因为股票市场报道曰复一日,所以写作时要注意变化,有以下几点可作参照: 在导语部分经常包括要报道的时段内(通常是一个交易日)市场里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也讲明变化的原因(就是说,新闻的“什么”和“为什么”)。如果是股票市场新闻,经常要提到一两个和最重要变化相关的公司的名字。这样,新闻中“谁” 的因素也具备了。 * * 从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中国股市已经走过了20多年,20多年来这市场可说是干变万化,但有一点没变,那就是:中国股市从诞生之日起始终是政策市、资金市。 供求关系自然是决定价格高低的重要因素,但是,价值理论的核心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可中国股市几乎从来没有把价值放在眼里。原因就在于,20多年来中国股市并没有把投资价值和投资回报放在第一位,而是始终围绕着两条主线运行.这两条主线就是:扩容和监管。 第一是扩容,或者叫“圈钱”。中国股市自诞生之日起,圈钱始终是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目的。修改前的《公司法》明文规定,“股票的发行与交易,应当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保障国有资产不受损害。” 股市担负着为国企解困的重大历史使命,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使命,必须创造一切条件,让市场指数不断创出新高。采取的办法就是动员各类资金入市,诸如允许三类企业(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和上市公司)入市、允许股票抵押贷款、券商增资扩股、基金大规模扩容、股民市值配售、乃至通过《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进行全民大动员,等等,所有这一切目的只有一个:确保“圈钱”成功。为什么中国股民视扩容如惊弓之鸟?就是一次次“圈钱”“抽血”烙上的条件反射。 第二是监管。为了“圈钱”而人为活跃股市、炒高股市,自然使市场堆积了巨大的泡沫,监管又成了中国股市的另一根主线。朱镕基总理提出的“法制、监管、自律,规范”,被作为八字方针。对股市的监管可谓无处不在,包括银行资金、国企资金入市,私募基金、庄家、券商、上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