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顾莹院内与遗传咨询培训稿
遗传性疾病与遗传咨询 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如先天愚型、多指(趾)、先天性聋哑、血友病等,这些遗传病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并且出生一定时间后才发病,有时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能出现明显症状。? 高龄孕妇:凡35岁及以上,伴有或不伴有丈夫年龄40岁及以上者; 有遗传病家族史的孕妇; 智力低下的孕妇或其家族中有智力低下者; 先天畸形的孕妇; 多次自然流产者、死胎、畸胎分娩史者; 不孕不育症患者; 需做亲权关系鉴定者; 孕期尤其是早孕期接触过可能是致畸物质者,包括已经公认有致畸性及怀疑有致畸性的药物、物理、化学等物质; 三代以内近亲结婚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 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遗传与性别无关,男女发病机会均等。 患者双亲之一为患者,绝大多数为杂合子,纯合子极少见。 致病基因由患病亲代传来,若双亲都未患病,子女一般不发病。 一些突变率高的病种易发生新的基因突变,如多发性神经纤维瘤、软骨发育不全、成骨不全、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成人多囊肾等。 患者同胞中约有 1/2为患者,子代中约有 1/2为患者,当双亲同为患者(杂合子),则子代中,将有3/4为患者,仅1/4为正常。 连续传递现象,每代都可出现患者。 可因显性表现方式的不同,分为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延迟显性、不规则显性与外显不全、从性显性、限性显性等。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并发病特点 患者双亲不发病而是肯定携带者。子女中出现患者、携带者、健康人的概率分别为 1/4、1/2和1/4。 患者同胞中约有 1/4患病,且男女患病机会均等。患者表现型正常的同胞,有2/3的可能性为携带者,这种携带者又被称为可能携带者。 患者子女中,一般不发病,不出现连续传递现象。多为散发或隔代遗传。 近亲结婚时,子女中发病风险增加。 XD的系谱特征 1. 系谱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约为 2:1,但女性患者的病情常较轻。 2. 患者双亲中一方患病,如果双亲都无病,则该患者来源于新生的突变。 3. 由于交叉遗传,男性患者的女儿全部患病,儿子都正常;女性患者的子女,将有 1/2发病。 4. 可见到连续几代中都有患者,即连续传递现象。 5. 如遗传性肾炎、抗维生素 D性佝偻病等都属于XD。 6. 与AD一样,XD也可出现不完全显性现象,表现为女性杂合子的症状较男性患者轻。这时有可能会误判为 XR。 X连锁隐性遗传病系谱特征 1. 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患者,且致病基因频率越小,男女发病率差异越大 2. 妻子为携带者、丈夫正常时,儿子1/2机会患病;女儿无患病风险,但1/2为携带者 3. 丈夫患病,妻子正常时,儿子全部正常,女儿全部是杂合子 4. 由于交叉遗传,患者兄弟、姨表兄弟、舅父、外甥有患病风险。近亲结婚通常能增加 XR 的患病风险,根据近婚系数的计算,舅表兄妹或姨表兄妹婚配后 X 连锁基因的遗传风险较常染色体大,但姑表兄妹或堂兄妹的婚配不会将该病遗传给他们的子女。 5. 当XR遗传病患者是致死性的,常于婚育前死亡,这时很少见到连续传递现象。系谱中经常见到几代由女性携带者传递的方式。 6. 在一些致死性散发性 XR中,1/3病例是母亲卵子形成中新发的基因突变引起。 当控制某种性状或疾病的基因位于 Y染色体上而随Y染色体传递的方式,称为Y连锁遗传。 多基因遗传的特点 亲缘关系远近与发病率相关,患者一级亲属有相同的发病率,二级亲属(叔,伯,舅,姑姨,侄/女,外甥/女患病的危险性较一级亲属患病的危险性明显下降,但远亲患病的危险性下降得较慢。 如唇裂患者一级亲属发病率为4%,二级亲属为0.7%,三级亲属为0.3%。 家庭中若有一个以上的成员患病,再发风险率增高. 一个家庭中只有双亲之一患神经管缺陷,再发风险为 4.5%; 双亲之一再加一个子女患病,再发风险增加到12%; 双亲之一再加二个子女患病,再发风险增加到20%。 多基因遗传的特点 病情越严重,亲属的再发风险率越高:患病严重的个体表明其家庭具有更多的易感基因,所以再发风险就越大。 单纯性唇裂患儿,其同胞再发风险为 4.0;双侧唇裂和腭裂,其同胞再发风险增加到5.6 双亲近亲婚配,子女再发风险率高:近亲婚配的双方带有更多相同的从共同祖先遗传来的致病基因 四、线粒体遗传 线粒体遗传的特点 mtDNA呈母系遗传(maternal inheritance)方式:即母方将mtDNA传递给所有子女,再由其女儿传给下一代,儿子不在传递(受精时,精子仅核DNA进入受精卵,其胞质不进入)。 mtDNA具有阈值效应:当突变的mtDNA达到一定比例时,才可出现一定的表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