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峡两岸的交往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日益密切的交往 第13课 课程标准 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知识与能力 能够列举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 比较港澳特别行政区与内地的异同,增强比较能力。 通过比较港澳台问题的由来、港澳回归的背景和过程、回归后的发展情况等,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海峡两岸经济文化的交流,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认识邓小平的一国两制设想是一个创造性设想,为其他各国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方法。 重点 海峡两岸的交往。 难点 维护祖国统一大业。 台湾问题的由来 1895年《马关条约》被日本割占 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光复 1949年蒋介石败逃台湾、美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 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2.形成过程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1981年叶剑英的谈话 邓小平明确提出“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 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保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和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两制”指的是经济制度还是社会制度? 对一国两制的评价 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考虑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历史和现实,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人民日报》关于叶剑英谈话的报道。 和平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 (1)建议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2 )建议双方共同为通邮、通商、通航、探亲、旅游以及开展学术、文化、体育交流提供方便,达成有关协议。 (3)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 (4)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 (5)台湾当局和各界代表人士,可担任全国性政治机构的领导职务,参与国家管理。 (6)台湾地方财政遇有困难时,可由中央政府酌情补助。 (7)台湾各族人民、各界人士愿回祖国大陆定居者,保证妥善安排,不受歧视,来去自由。 (8)欢迎台湾工商界人士回祖国大陆投资,保证其合法权益和利润。 ( 9)热诚欢迎台湾各族人民、各界人士、民众团体提供建议、共商国事。 1981年8月26日邓小平会见台湾、香港知名人士傅朝枢(在这次接见中,邓小平首次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二、日益密切的交往 1.坚持的基本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3.两岸关系发展的表现 4.阻碍两岸关系的不利因素 5.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2.新时期的指导思想:八项主张 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努力奋斗》的讲话 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中国的主权和领土绝不容许分割。任何制造“台湾独立”的言行和违背一个中国原则的主张,都应坚决反对。 二、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我们不持异议。但是,反对台湾以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为目的的所谓“扩大国际生存空间”的活动。只有实现和平统一后,台湾同胞才能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真正充分地共享伟大祖国在国际上的尊严与荣誉。 八项主张 三、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谈判过程中,可以吸收两岸各党派、团体有代表性的人士参加。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包括台湾当局关心的各种问题。作为第一步,双方可先就“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在此基础上,共同承担义务,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并对今后两岸关系的发展进行规划。 四、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的图谋的。 五、要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以利于两岸经济共同繁荣,造福整个中华民族。我们主张不以政治分歧去影响、干扰两岸经济合作。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将切实维护台商的一切正当权益。要继续加强两岸同胞的相互往来和交流,增进了解和互信。应当采取实际步骤加速实现直接“三通”,促进两岸事务性商谈。 六、中华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七、台湾同胞不论是台湾省籍,还是其他省籍,都是中国人,都是骨肉同胞、手足兄弟。要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