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案04.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案04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历史想像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汽车的发明与使用对人们更有利还是更有害?”等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进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的进步的理解三板书设计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1开始时间:19世纪70年代 2标志:电力的广泛使用 3影响: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二发明大王爱迪生 三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四教学过程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导入)今天,我们的生活非常的方便,有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比如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等等。(提问)火车,轮船是在哪个历史事件中被发明出来的呢?(学生回答)工业革命。那么,汽车,飞机又是何时被发明的呢?另外,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电器,便利了我们的生活,比如我们习惯了使用电灯照明,使用电话与人交流,那么,电的使用开始于何时?电灯,电话又是何时被发明出来的呢?今天我们就要来了解这些内容。(板书课题) 电灯,电话,汽车,飞机等今天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都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 (板书)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为什么这个时候又开始了一次新的工业革命呢?我们来探寻下原因。 原来,由于工业革命中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各国越来越重视科学研究,在物理化学等学科都出现了突破性的成果,这些科学研究成果并转化为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由此再一次出现了新一次的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发明是改良蒸汽机,那么,这一次工业革命的最显著的成就又是什么呢?(板书)电力的广泛使用。 那么这一成就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什么呢?(板书)人类社会由此进入了“电气时代”。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电力是如何逐步进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领域的呢? 首先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是自学成才的典型,可适当进行相关教育),提供了制造发电机的基本原理。这一科学理论的研究成果很快被应用于实际。1866年,根据这一原理,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出了发电机。经过多人的不懈努力,发电机被不断改进,并于70年代进入了实际生产领域。电力开始用来带动机器,并逐渐取代了蒸汽动力,成为了新的能源动力。人类历史由此从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各种电力生产工具被不断地发明出来,极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随后,电力也被广泛应用于生活领域,众多的家用电器产品,极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随着各种电动生产工具和家用电器产品的出现,引起了对电力的大量需求,人们攻克了电力传输的种种难题,组建起了电力网络(见课本P124插图)。 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英国和德国走在了其他国家的前面。美国的“发明大王”是最为著名的人物。(板书) (由学生说说他所知道的爱迪生的故事) 美国人爱迪生因为他一生的正式注册的发明有1300种之多,被誉为发明大王,他一生中最有成就的发明之一就是成功研制了耐用碳丝灯泡,这个今天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却意义非凡,因为它给世界带来了光明。我们可以通过课本的动脑筋来加深对它的认识。 (如果没有电,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在没有电灯之前,我们的先人在夜晚采用哪种方法照明?采用这些方法,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 答案提示: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很不方便,如夜晚大街上变得漆黑一片、电视机无法打开、电车停运等等。 没有电灯之前,人们多使用煤油灯、煤气灯、蜡烛照明。照明范围较小,亮度差,不利于广泛使用。) 爱迪生也是个自学成才的人,他的成就是因为他个人的勤奋努力。成名后他被许多人誉为天才,但他却回答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他为了发明廉价和寿命长的电灯泡,光是为了找到合适的灯丝材料,就和助手对1600多种耐热材料,6000种植物纤维,分门别类地进行了几千次的实验,他的这种精神,绝对值得同学们学习啊。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人类在交通运输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板书)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火车发明了,人们就开始考虑是否能发明更小巧的车辆。小车的制造前提就是要有体积小,效率高的动力机器。蒸汽机又大又笨重,显然不适用。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了内燃机。这种内燃机就使用液体燃料(如汽油),在密闭的气缸内燃烧,产生动力。以内燃机为动力,本茨在1885年设计制造了汽车(见课本插图)。图片中的汽车虽然简陋,但却是后世汽车的鼻祖。卡尔本次也因此被誉为汽车之父。 此后,汽车经过不断改进,成为一种大众化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