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北方民族的汇聚》课件5.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方民族的汇聚》课件5

第22课 概述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探讨其历史意义。 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 二、魏孝文帝为什么要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三、现代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当中,还有没有鲜卑族?他们到哪里去了? 一、少数民族为什么要迁到内地来? 北方 南方 魏 蜀 吴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北魏 宋齐梁陈 东汉 隋朝 魏晋南北朝,它上承秦汉,下启隋唐。这一时期有两大特点,即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这一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为隋唐的大一统奠定了重要基础。 本课侧重民族大融合这一特点,介绍了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和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两个内容。 相传这是北齐人斛律金所唱的敕勒民歌。这首歌原为卑语,后被翻译成汉语。 敕勒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在今山西北部和内蒙古南部一带 它唱出了草原的辽阔和牛羊的繁盛,唱出了大草原的壮美景色。前两句,写敕勒川的位置。把天比作穹庐,非常贴切,同时又让我们想起游牧民族的圆顶帐篷和他们的生活;后两句,用“天苍苍”和“野茫茫”形容草原上的所见,给人以无限辽阔的感受。而“风吹草低”一句,写出了草原上水草的茂盛和牛羊的肥壮,又把整个画面变成了一幅天人和谐的人文图景,生动异常。 ①魏晋时有哪些边疆少数民族迁徙到中原地区? ②这些少数民族最初生活在什么地方?现在他们又来到了什么地方? 为什么要迁都洛阳?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呢? 一:迁都 二:汉化 材料一: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材料二:孝文帝选择中原大姓女子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聘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鲜卑、汉族互为姻亲。 三国两晋南北朝, 北方民族入中原, 冲突交往数百年, 中华民族凝聚显, 北魏明君孝文帝, 胸怀大志主动变, 与汉通婚语姓服, 平城洛阳都城迁。 但有人说: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族丧失了勇武之气,导致北魏的衰落和鲜卑族的灭亡。 有人说: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族最终汇入中华民族大家庭,推动了整个民族的融合和进步。 一、边疆少数民族内迁 1、原因:中原王朝的招抚和强迫 2、内迁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 3、民族矛盾加剧 4、民族融合加强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改革背景: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直接原因:控制汉族,加强统治 2、措施:迁都洛阳 汉化措施 改穿汉服 学习汉语 采用汉姓 与汉人通婚 3、作用:促进民族融合 1、北魏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 A羯 B鲜卑 C氐 D匈奴 2、下列内容,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的是:( ) ①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②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③增强国国家军事力量 ④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C B 当堂练习 从我国的少数民族中选择一个民族,对她的起源、发展、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调查,写一篇小小的调查报告。 * *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