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走向战略进攻》教学设计2.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走向战略进攻》教学设计2

第23课 走向战略进攻 【教材内容】 本课以粉碎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并转入战略反攻为主线,从宏观上勾画了解放战争初期大约一年的历史。包括人民解放军粉碎敌人对陕北和山东的重点进攻、千里跃进大别山等重大历史事实。它不仅是解放战争时期敌我双方战略态势的转折,也是人民力量与中国反动势力之间战略态势的转折。从此,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势力走上了灭亡。 【课程标准】 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共转战陕北的史实。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对山东重点进攻的史实。知道1947年6月,刘邓大军突破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由此揭开了我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的史实。 2.过程与方法 采用问题解决法、对比联系、归纳法讲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经过并指出其意义;运用历史地图直观讲述历史史实,培养学生认识历史地图并结合地图叙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解放战争初期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千里跃进大别山等重大的军事行动及其所取得的伟大的胜利,让学生深切感受当年宏阔的历史场景、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用兵如神”的智慧。培养学生不畏困难、冷静、机智、乐观、坚毅的品格。?教学重点:识图能力、结合地图叙述史实的表达能力?教学难点:正确战略战术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内容故事性、趣味性强。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完成自学提纲。 在对课文重点之处进行突破这一环节要结合课文图片、地图,并利用一些影视剧的片段,使学生了解人民解放军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并走上战略反攻的史实。并设置一系列问题对重难点进行突破。 了解中共中央“诱敌深入”的战略和战术,感悟毛泽东、周恩来等不顾个人安危、运筹帷幄的伟人风范。分析大别山地区的战略地位,使学生理解人民解放军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充分利用有利条件、采用灵活的战术,变被动为主动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并学习人民解放军不畏困难、冷静、机智、乐观、坚毅的品格。 (二)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三)课堂展示(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上节课相关内容的回顾来切入本课教学: 提问: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针对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人民解放军采取了怎样的作战方针?结果如何?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顺势导入本课) 国民党的全面进攻被我军粉碎,此时敌人改变了战略——重点进攻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多媒体展示《国民点重点进攻形式图》)。面对国民党的重点进攻,我军充分利用有利条件、采用灵活的战术,仅用五个月变被动防御为主动反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3课 走向战略反攻 学习新课 (整体感知本课内容)教师分析本课的结构:本课共有三个子目,第一子目是中共中央转战陕北(1947年3月)——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第二子目是孟良崮战役(1947年5月) ——粉碎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第三子目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1947年6月)——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 (一)自读课文,完成自学提纲,并在课本上标注所填内容(自学提纲可用多媒体展示,也可以在课前设计导学案) 1.______年___月,国民党军集中25万兵力,向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延安发动突然袭击。中共中央决定采取__________的方针,主动撤离延安。毛泽东,周恩来率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撤离延安后,继续留在陕北,进行艰苦的转战。西北野战部队在 等指挥下经过五个月连续作战粉碎国民党对__________________的重点进攻。 2.1947年6月,_________,_______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以出乎国民党军预料的突然行动,在山东西南150千米的战线上,一举突破黄河天险。接着,开始了_____________的壮举,于8月底胜利进入大别山区,揭开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序幕。 指名回答,师生共同完成自学提纲(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答案,并对学生的回答及时鼓励) (二)对课文重点之处进行突破 1、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多媒体展示《中共中央转战陕北路线示意图》,学生结合地图和课文内容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原因是什么? (2)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留在陕北转战的领导人是谁? (3)西北解放军击溃国民党军队的重要战役有哪些?总指挥是谁? (4)中共中央转战陕北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指名学生回答上述问题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主要原因是敌我力量的悬殊。并简要介绍敌我力量的对比情况。接着进一步启发学生:中共中央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对付敌人的进攻?从而引导认识:保卫祖国的首府和指挥中心固然重要,但大敌当前,面对10倍于己的得敌人,决不能硬打硬拼。因此中共中央采取了诱敌深入、各个歼灭敌人的方针主动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