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避免革命的改革》教学设计2.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避免革命的改革》教学设计2

第14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 教案背景 “历史是一门既包括描述也解释的学科”,发生过的历史不可以重现,但是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创设情境尽量追求当时的历史,例如通过史料。史料是对过去人类所发生内容的记载,是构成人类历史的重要材料,换句话说很大程度上人类也是通过史料了解历史的。而历史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因此随着课改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专家学者选择运用史料解释历史,还原历史现场,通过近几年的中考历史试卷就可以看出,从选择题到非选择题史料做主角。 教学课题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十四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 教材分析 1848年革命失败后,欧洲暂时陷入了革命的低潮,俄国的封建势力甚嚣尘上。19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俄国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然而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加快发展步伐,资产阶级进行了斗争,农奴也起来反抗农奴主的压迫和剥削。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沙皇决定进行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教学方法 史料研习法;问题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自主预习,交流展示 1.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增强国家实力,避免革命的发生,沙皇_____决定进行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2.____年3月3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正式批准并颁布了_____的法令。这些法令的实质是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____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 3.简述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1)内容: (2)影响: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预习课文,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学习) (二)构建知识体系 (设计意图:通过大括号,构建知识网络,概括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三)活动探究 活动主题:走进俄国农奴制改革 材料一:沙皇在克里木战争中惨败了,但他并不因此放弃他的侵略政策。1856年俄外交大臣在规定俄国以后对外政策的方针时说:“俄国并不生气,它在积聚力量。”所谓积聚力量就是培植资本主义的发展。战争证明:哪怕是出于纯粹军事上的考虑,俄国也需要铁路和大工业。而为了培植资本主义,就必须要废除农奴制。 ———潘润涵 《简明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克里木战争前国内形势已十分动荡了,1845—1854年农民骚动有348起。克里木战争的失败使沙皇无法用沙文主义的狂热使臣民忠顺了 ———潘润涵 《简明世界近代史》 探究一:通过两则材料,我们可以初步概括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有哪些?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 直接原因:克里木战争惨败,并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 根本原因:落后的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设计意图:本知识点课标没做明确要求,课本也只是在小字部分稍有提到,在这里设计这样两则材料,一是通过材料了解俄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帮助理解下面的知识点,二是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等历史思维能力。) 材料三:1861年3月2日,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它包括17个文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农民脱离农奴依附地位的总法令》,总法令规定: 1.农奴自法令公布之日起获得人身自由。 2.农民因获得份地必须继续承担劳役租和代役租,份地给多少和服役多少,由地主自己决定。 3.解放了的农民被列入纳税等级,即必须缴纳人头税和履兵役义务。 4.为了加强管理,法令规定建立“村社”体制。农民要离开村社,必须取得村社许可。 材料四:伟大的改革是农奴制改革,而且也不可能是别的改革 ,因为它是由农奴主实行的。 —— 列 宁 探究二:想一想,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中的上述规定说明了什么问题? 农民虽然摆脱了对地主的人身束缚,但解放后的农奴仍归村社管理,仍然要履行很多义务,这说明改革很不彻底,改革是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 (设计意图:本课难点之一就是理解俄农奴制改革的实质,单纯凭口述很难让学生理解,因此主要设计了这两则材料,材料三算是对课文原文材料的补充,材料四则是从侧面引用列宁的一个评价,通过这两则材料让学生理解农奴制改革的实质。) 材料五:尽管如此,两千多万农奴毕竟获得了自由,使工业有了一支庞大的劳动后备军,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俄国工业革命大约在70年代完成了。 ——潘润涵 《简明世界近代史》 材料六:不革新,是生存也为难的。 ———— 鲁迅 材料七: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 邓小平 探究三:通过材料五,可以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