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平版印刷祥恒
§1.1 平版印刷原理 一、油水不相溶的原理 二、选择性吸附的原理 三、间接印刷 四、胶印的水墨平衡 1.水的特点 (1)极性分子表面张力大, γ大; 分子间存在取向力(极性分子靠近时,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按极性取向产生的引力) 、诱导力(非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靠近,诱导出极性,产生的引力) 、色散力(非极性分子之间,电子和原子核运动,产生瞬时偶极,产生的引力)。 (2)极性分子之间有强的亲合力。 ①分子间引力大:表面张力(20°C)7.2×10 –2 N/m。 ②相似相溶(相似互溶) 极性物质叫亲水物质。 2.油的特点 (1)表面张力较小:表面张力(20°C) (1.97~3.9)×10 –2N/m. 分子间只有色散力 (2)分子之间有强的亲合力 ①相似互溶 ②存在吸引力 非极性物质叫疏水物质 3.油水几乎不相溶 (1)极性不同: 水极性分子;油非极性分子。 (2)结构不同: 水分子非对称结构;油分子对称结构。 (3)乳化: 在挤压或搅拌条件下,可以少量互溶。 二、选择性吸附的原理 水墨通过对各自相亲合的金属表面具有选择性吸附 1.吸附的基本原理 (1)物理吸附:分子间引力 (2)化学吸附:化学键 印版的表面有一定的表面过剩自由能,可以吸附低表面张力的液体。 2.选择性吸附的印刷工艺措施 (1)对版基进行处理---改变铝版(或锌版)的表面结构使表面形成砂眼。 ① 砂眼的形成: 机械球磨法、电解法、喷砂法、刷子磨版法等。 ② 砂眼的作用: a. 扩大比表面积,增加润湿和吸附; b. 产生毛细作用,易于接受和储存液体; c. 增加了无数的吸附中心; d. 增强了表面的自由能。 (2)对版面进行处理 图文部分的化学处理首先用酸性腐蚀液进行前腐蚀。其目的是为涂布感光树脂创造牢固的吸附基础。 版表面(容易酸化、碱化)与空气接触,生成一层氧化膜,结构疏松,不耐酸和碱。感光树脂涂布在具有这种氧化膜的金属表面上,由于金属版表面的自由能减弱,势必会要影响感光树脂吸附的稳定性(降低)。在显影、腐蚀等处理过程过程中,就会造成感光液膜层的脱落。 三、间接印刷 间接印刷是指印版上图文部分的油墨,经中间载体的传递,转移到承印物表面的印刷方式。平版印刷属于间接印刷 中间载体的橡皮滚筒。表面包裹橡皮布。 橡皮布亲油性较好,获得清晰的层次和完整的网点。 橡皮布具有高弹性,在印刷过程中承受一定的压力,利用本身的弹性,使图文传递达到完整的转移。 四、胶印的水墨平衡 1.能量的水墨平衡 2.场理论的水墨平衡 3.相体积的水墨平衡 1.能量的水墨平衡 采用表面张力较低的润湿液,便有可能用较少的水量实现平版印刷的水墨平衡。 γw<γ0 润湿液将向油墨一方浸润,小网点、细线条消失。 γw>γ0 在扩散压的作用下,油墨将向润湿液一方浸润,使印刷品的网点扩大,空白部分起脏。 γw=γ0 界面扩散压为零,润湿液和油墨在界面上保持相对平衡,互不浸润,较为理想。 在实际印刷中,胶印的水墨平衡是在动态下实现的。润湿液的黏性低,流动性好,对油墨的侵入性强,动态下对外力响应迅速。 油墨的黏性和黏度高,内聚力大,流动性差,不容易侵入润湿液。 润湿液的表面张力要略大于油墨的表面张力。润湿液的表面张力一般为(4.0~5.0)×10-2N/m。 2.场理论的水墨平衡 将水放入静电场中,电场将驱使水内的自由电子移动,正负电荷重新分布,一端带正电荷,另一端带负电荷,水分子按其正负有序的排列起来,而在其周围形成一个“场”。 强化处理过的水传到非图文部分时,在非图文部分形成一个场,水分子相互之间的牵引力(拉力)增大。非图文部分的水很难进入油墨中,油墨也很难浸入水中,水膜墨膜之间,形成分界线,达到油水互不浸润的水墨平衡。 3.相体积的水墨平衡 在一定的印刷速度和印刷压力下,调节润湿液的供给量,使乳化后的油墨所含润湿液的体积比例在15%~26%之间,形成油包水程度轻微的W/O型乳化油墨,以最少的供液量与印版上的油墨量相抗衡------水墨平衡。 (1)油墨乳化 A.乳状液 两种不相混溶的液体放在一起搅拌或者振荡,其中一种液体变成微小的液滴分散于另一种液体中,混合液体称为乳状液或乳化液。 液体变为乳状液的过程称为乳化。 乳状液中,把分散成液滴的相称为分散相。另一相称为连续相. B.乳化类型 分散相是油相,连续相是水相,称为水包油型乳状液,记作O/W。 分散相是水相,连续相是油相,称为油包水型乳状液,记作W/O。 B.乳化类型 润湿液以微细的液珠形式分散的油墨中,形成W/O型乳化油墨。 O/W型对胶印质量及生产危害极大,使印刷品发生水冲,墨辊脱墨,无法传递。 轻微W/O型乳化油墨是胶印油墨黏度略有下降,改善流动性,有利于油墨转移。 相体积的水墨平衡含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