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文化艺术》教学设计1.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化艺术》教学设计1.doc《文化艺术》教学设计1.doc

第22课 文化艺术 〖学习目标〗 知识能力:知道屈原和《楚辞》;司马迁与《史记》;了解“书圣”王羲之、画家顾恺之以及雕塑艺术的一些基础知识。 过程与方法:学会寻找资料,演讲“你所了解的屈原”和“你所知道的 司马迁”以及“古代书法家和画家”的历史故事;学会如何看待和评价“屈原愤而投江自杀”,“司马迁忍辱负重写成《史记》”的史实,进一步理解两人都得到后人尊敬和赞扬的原因;提高鉴赏各类书法、绘画和雕塑艺术作品的能力。 情感教育与价值观:体会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诗人,他的作品是人类文化的珍贵遗产;认识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不朽的史学名著,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先例,鉴于司马迁在历史学和文学上的杰出贡献,1956年被列为世界名人;通过欣赏王羲之、顾恺之的书画作品以及我 国古代的各类雕塑作品,培养艺术审美的情趣。 〖学习要点〗 重点: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屈原与《楚辞》、司马迁与《史记》。屈原是一位政治家和伟大诗人,他热爱国家、想振兴楚国,虽受打击、排挤,但坚贞不屈。他的作品充满着对祖国的坚贞和对人民的热爱。司马迁经过长期的访问考 察,又吸取前人的成果,前后花了10多年时间,忍辱负重地写成《史记》这部不朽的史学名著,《史记》在我国史学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屈原坚贞不屈,热爱人民的精神,司马迁忍辱负重的精神和注重实地考察的作风,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难点:如何看待和评价“屈原愤而投江自杀”,“司马迁忍辱负重写成《史记》”,两者都受到后人的尊敬和赞扬这一事,对阅历还浅的初一学生来说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应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和理解。 〖教学过程〗 1.屈原与《楚辞》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 《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屈原的主要作品是《离骚》、《九章》、《天问》、《九歌》等,“运用了楚国的方言,富有地方特色,后人称为‘楚辞’”,除了屈原之外,还有一些楚辞的作家,比如:宋玉、唐勒、景差。) 中国诗歌创作,早在2000多年前已形成 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源头可上溯到《诗经》和《楚辞》。编成于春秋中叶的《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2.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期。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司马迁编写《史记》的宗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纪传体是体例,即史记编写的方式。通史是指对各个时期史实连贯叙述的史书 ,简单地说就是从古到今的历史。与其相对的是断代史,即专门叙述某个历史时期的历史。) 3.书法和绘画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被誉为“书圣”。他擅长隶、楷、行、草等各种书体。创造出一种秀丽的书法体貌。后人(唐太宗)称他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从战国至汉代的作品中可看出,中国绘画以线条造型为主的艺术特色已经形成。东晋最有成就的书法家是顾恺之,他兼精人物、山水、禽兽等画科,善于将文学趣味融入绘画,主张“以形写 神”,力求“形神兼备”。代表作《洛神赋图》。 4.雕塑艺术 我雕塑艺术的起源可上溯至8000年前的陶塑作品。 目前所知最早的陶塑艺术是裴李冈遗址中发现的陶塑人头、猪头、羊头等。 陕西洛南出土的红陶人头壶堪称原始雕塑的杰作。 秦汉时期雕塑代表作:秦始皇陵兵马俑和西汉霍去病墓前石雕。 北朝敦煌、云冈、龙门石窟中雕塑作品,在传统风格中融入佛教艺术,也是我国雕塑艺术的瑰宝。(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思考与讨论:司马迁有名言:“人固有一 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对照司马迁和屈原和经历和成就,你如何看待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出哪些人生和道理? 司马迁忍辱负重,为了成就《史记》;屈原愤而投江,为了表达对楚国的忠贞。一生一死,虽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结局,但他们都是为了理想和抱负,体现了两位伟人的崇高品格。因此,他们都受到人民的尊敬、热爱和推崇,正如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