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水文地质学基础课教学大纲.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9水文地质学基础课教学大纲

水文地质基础课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1.课程名称、编号 课程名称(中文):水文地质学基础 课程名称(英文):General Hydrogeology 课程编号2.课程简介 (1)教学对象 教学对象:招收普高生或三校生生源的三年制全日制工程地质勘查专业二年级学生。 (2)学时数与学分: 本课程学时总数6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8学时,实验教学12学时。本课程学分为3.5学分。 (3)先修课与后续课 学习本课程需先学习地质地貌基础、矿物岩石基础、构造地质基础等课程,后续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处理等专业课程的学习与本课程相关。 (4)课程主要内容简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应以地下水的形成、赋存、分布和运移规律及各类地下水的特征为中心进行选材,并注意与本专业其它课程的配合与衔接。 3.教材、教学参考书选用建议 (1)教材 《水文地质学基础》,潘宏雨、马锁柱等编著,地质出版社,2008年 《水文地质学基础实习实验讲义》, 2004年 (2)参考资料 《水文地质学基础》,王大纯、张人权等编著,地质出版社,1995年 《现代水文地质学》,林学钰等编著,地质出版社,2005年 《水文地质学》,沈照理等编著,科学出版社,1985年 二、课程的性质、教学目标和任务 1、课程性质 《水文地质学基础》是工程地质勘查专业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基本知识也是岩土工程、水文与工程地质、资源勘察、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岩土工程方向)等与地下水有关专业的必修内容。 2、教学目标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系统地获得水文地质学的基本知识和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运移的基本理论,初步掌握运用所学知识对与地下水有关问题进行水文地质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1)知识目标 1、掌握地下水形成的基本知识,明确自然界各部分水体的互相转化过程;水在岩石中存在的形式及与周围含水介质的相互关系、含水层与隔水层的基本概念及地下水运动的基本定律; 2、掌握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及水质分析资料的整理方法和地下水化学分类; 3、掌握各种类型地下水的特征和分布规律。 4、掌握水文地质测绘、物探及钻探的基本方法;水文地质试验及其适用范围;矿床水文地质及环境水文地质的一些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 1、掌握气象水文资料整理;水化学资料整理; 2、掌握达西渗透实验及其应用; 3、掌握潜水等水位线图及承压水等水压线图的编制; 4、掌握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作用及其实例分析。 (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2、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的优良作风和吃苦耐劳精神; 3、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重点与难点 重点: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研究方法。 难点: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运移特征和规律,学会运用水文地质学原理,科学分析和解决相关水文地质问题的思维方法。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绪言 目的与要求:通过绪言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水文地质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了解地下水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及水文地质学的发展概况。 重点和难点:地下水和水文地质学的概念;地下水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第一部分 自然界的水循环及影响地下水的因素 1、自然界的水循环 2、自然界中水的动态均衡 3、影响地下水的因素 目的与要求: 1、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形成和分布、自然界中水的动态均衡; 2、掌握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自然界水的统一性以及气象、水文、地质、人为等因素对地下水循环的影响。 重点和难点:自然界的水循环(大循环、小循环)的概念;影响自然界水循环的气象、水文、地质、人为等要素。 教学提示:从自然界水的分布及其统一性来认识地下水,重点阐明地球水分的转化是通过循环而实现的道理;蒸发、降水和径流是自然界水循环过程中的主要环节。 实习一:气象资料整理 目的与要求:掌握整理一般气象资料的基本方法,认识各气象要素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重点与难点:各气象要素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及直方图的做法。 第二部分 地下水的赋存 1、岩石的空隙 2、岩石中水的存在形式 3、岩石的水理性质 4、含水层与隔水层 目的与要求: 1、了解岩石空隙(孔隙、裂隙、溶穴)的概念、岩石中水的各种存在形式; 2、掌握空隙度的求法,水分的储容及运移有关的岩石的水理性质; 3、掌握含水层、隔水层与弱透水层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相对性)。 重点和难点:岩石的空隙性;含水层、隔水层及弱透水层的定义。难点是含水层与隔水层的相对性。 教学提示:本章应着重阐明岩石的空隙性与水的储容和运移之间的辨证关系,为含水层和隔水层概念的理解打下基础。 第三部分 地下水的分类及其特征 1、地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