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西南大旱看当代中国生态伦理的困境与前景1
西南大旱引发的生态伦理的反思
内容提要:
2010年年初,在西南地区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人类对当地自然环境的破坏却是不容否认的事实。西南地区主要存在三项不符合生态伦理学原则的现状,我们必须做出改变。
关键词:百年大旱;生态破坏;不合理开发;经济与生态伦理的抉择;
正文:
引言:
2010年的春天,在中国西南地区你见不到潺潺的流水,见不到青青的绿草,更见不到盎然的春意。你所能见到的只有河水干枯、田地荒芜、土地龟裂、野草枯死、死气沉沉。
我们不禁要问:
这里发生了什么,昔日的“鱼米之乡”为何沦为这般景象?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惨剧发生?
这仅仅是局部地区的问题还是有可能成为全中国的问题呢?
我们能从此次大旱中得到什么教训呢,我们又该做些什么以保证以后不再发生此类悲剧呢?
正是基于以上疑惑与反思,在2010年末之时我重新盘点年初的这次大旱,尝试着从生态伦理的角度去回顾整个过程,在时隔近9个月之后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论文正文:
事件回顾:
2010年中国西南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及重庆五省发生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有些地方的干旱天气可追溯至2009年7月。3月旱灾蔓延至广东、湖南等地以及东南亚湄公河流域。截至3月30日,中国耕地受旱面积1.16亿亩,其中作物受旱9068万亩,重旱2851万亩、干枯1515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526万亩;有2425万人、158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1]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等西南受旱五省(区、市)累计投入抗旱资金41.1亿元,投入劳力2526万人,投入抗旱机动设备114万台套、运水车38万辆次,保障了当前1939万因旱饮水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用水。
以受灾最严重的两省为例,受灾情况在年末统计结果如下:
云南省
云南省是此次旱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仅农业损失便高达172亿元人民币,云南罗平60万亩油菜花海成死海。云南此次三季连旱,致使780万人、486万头牲畜饮水困难,秋冬播农作物绝收1417万亩,全省小春粮食比上年减产50%以上。
贵州省
从2009年秋天起,贵州省大部分地区出现少雨至无雨的天气。至2010年3月,贵州省有84个县市受灾,影响人口达1700万人,有500多万人、200多万头牲畜发生饮水困难,城市工业用水几乎处于停顿状态 。
至2010年4月,贵阳农作物受旱面积达78.44万亩,其中轻旱49.845万亩,重旱25.173万亩,干枯3.489万亩,水田缺水11.27万亩、旱地缺墒12.33万亩。全市有29座小型水库和619座小山塘干涸,近七成水库降到死水位,因旱有42.2482万人和23.7496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饮水困难。另据贵阳市农业部门统计,全市目前受旱灾影响的养殖企业、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户)有425家。
(本节为引用资料,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成因分析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惨剧的发生呢?
关于大旱的成因人们一直争论不休,各种分析和猜想层出不穷,时至今日仍没有人能给出一个让所有人都信服的的解释。我不是气象学家,不能也不敢妄下论断,给出最终答案。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西南生态环境的确出了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的。在查证了相关资料之后,我发现西南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三点:
水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率非常低。以云南为例,该省96%的水资源没有利用。
人为引入外来物种,对当地生态平衡造成巨大破坏。主要是橡胶、桉树和烟草的种植对当地造成极大影响。
3. 不科学的开发以及由此带来的污染问题。以水库建设为例,仅大渡河上现在就有356座水库。
在罗列了当地存在的一些问题之后,让我们从生态伦理的角度来逐条审视和分析这些问题。
首先分析水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生态伦理学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要尊重自然,但绝不是不允许人类去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有丰富的资源而不利用,任其白白浪费掉才是应该谴责的。而且如果不开发利用资源,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那也只能是一句空话了。所以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应当开发利用可利用的资源。
西南是中国水资源富集地区。这次受灾最严重的云南境内有大小河流600多条,大小湖泊40多个,著名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伊洛瓦底江、红河、珠江等六大水系全部流经云南,人均水量6994立方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4倍。守着如此丰富的水资源,却要遭受这百年不遇的旱灾,这难道不是一种莫大的讽刺吗?因此我认为,西南地区应当加紧合理的开发当地可以开发而未开发的水资源。试想一下倘若水资源的利用率达到20%那么当地还会发生旱灾吗?
再谈生态破坏的问题。
生态伦理学强调人应当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绝不能只根据人类自身的需要而随意的破坏自然,改造自然。在充分尊重自然的基础上,人类进行一些对自己有益的活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