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秋三年级美术上册 第1课 各式各样的民居课件3 岭南版
1、民居指的是什么呢? 又称民房,中国各地的居住建筑,民居是百姓居住的地方。 由于我们祖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不同而使得各个地方、各个民族生活方式等都不相同,因此,各个地方的人们建造居住的房屋的样式和风格也不相同。 欣赏、观察、思考 欣赏 各类民居建筑的屋顶、门、窗、外形的特点以及感受民居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美 观察 不同的民居的建筑用了什么样的建筑材料? 思考 为什么各地人居住的房屋的样式和风格不相同? 窑洞民居: 窑洞民居是我国西北黄土地带特有的一种民居类型。在厚厚的黄土层中挖掘上圆下方的洞穴,就地选材,既经济又冬暖夏凉,非常适应黄土高原寒冷干燥的气候。窑洞因地形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靠崖洞、地坑洞、砖窑洞等。窑洞的装饰简单朴实,在窑顶女儿墙、门脸及门窗的装饰中呈现出一种粗犷中见精细、朴实中见秀丽的艺术特色。 中国典型的五种民居的特点 陕北窑洞:取暖 温暖 傣族竹楼:防潮 奇特 北京四合院:宽敞 温暖 皖南民居:自由 轻松 围合式土楼:安全 奇特 其他民居 湖南民居 广东碉楼 当然还有许多材料都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为什么各地人居住的房屋的样式和风格也不相同呢? (影响民居建筑形式的主要因素)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思考: 东莞茶山南社村 南社村巷道布局合理,安全防御设施齐全。由民居、祠堂、书院、店铺、家庙、古榕、楼阁、村墙、古井、巷道、牌楼等构成具有浓郁珠江三角洲特色的农业聚落文化景观,难能可贵的是未破坏的明末清初的建筑比较多,保留大量石雕、砖雕、木雕、灰塑及陶塑建筑构件,具有较高艺术价值。谢氏大宗祠、百岁翁祠、百岁坊、谢遇奇家庙、资政第等是南社古建筑群中的精品。 古民居布局以金字间和明字间为主,祠堂除谢氏大宗祠以三进布局外,各家祠、家庙则是以二进四合院落形式,广府建筑风格为主,同时也受潮汕、吴越及西方建筑文化影响。是难得的珠江三角洲明清古村落的典型实例。 ? 保护中华传统的民居继承民族优秀文化! 传统的民居,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不仅蕴含了复杂的民族情感因素,更传达出智慧含量丰富的民族文化神韵……所以说:中国传统的民居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非常有保存的价值。 土家族吊脚楼 湖南民居--吊脚楼 蒙古族的蒙古包 西藏碉房 不同的民居的主要建筑建筑材料 2、观察 木头 砖头 石头 茅草→ 毡布 ↓ 竹子→ 泥巴 ↓ 3、思考 对比欣赏 云南地区气候炎热潮湿多雨,且地形错综复杂,对民居建造要求很高,其他的民居都不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唯有架空式竹楼能够符合当地的自然地理要求,架空的楼板可以很好的起到通风防潮的作用,屋顶很陡,遇到大雨时可以很快的将雨水排下 黄土高原属于大陆季风性气候,年降水量的分布是南多北少,由南向北递减,受山地地形影响比较显著,各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明显,同时,此地区气候干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较少等自然状况,也为冬暖夏凉、十分经济、不需木材的窑洞,创造了发展和延续的契机。 不同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民居,如南方炎热多雨,多考虑排水通风:北方寒冷干燥,多考虑御寒取暖。 自然环境 :地理气候条件不相同 对比欣赏 社会环境 :生活方式不相同 不同的社会环境而使人们生活方式不相同造就了不同的民居,如南方居民春耕秋收,多考虑安居乐业:北方蒙古族一年四季以游走放牧为生 ,多考虑拆装方便的蒙古包。 蒙古等游牧民族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又称毡帐、帐幕、毡包等。蒙古语称格儿,满语为蒙古包或蒙古博。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这种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 湖南民居房屋的空间高大通敝,便于通风驱湿、房顶覆青瓦,墙体刷白粉,其山墙多做成马头墙,高出屋面,随屋顶的斜坡而呈阶梯状。 湖南民居具有造型均衡简洁,色调素净明雅的特点。湖南民居多为木造和石造,适应环境,给人留下质朴纯洁的印象。 你觉得下面两张民居照片它们分别主要是 1、社会环境,2、自然环境影响而形成各自不同的样式 为什么? 客家民居 江苏、浙江民居(江南民居) 南粤历史名城东莞境内的南社村,由于村内南粤古建筑众多,较为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期的村落面貌及民俗特征,是这座文化名城上的一颗璀璨宝珠。南社村始建于南宋末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4、认识东莞家乡的老民居 傣族竹楼: 傣族民居被称为“竹楼”,由于云南傣族聚集地盛产竹子,故住宅的梁、柱、楼板和墙全都用竹。“竹楼”下层架空,畜养猪牛,楼上才住人,是典型的干栏式建筑。“竹楼”屋顶近似歇山式,脊短坡陡,全屋轮廓变化丰富,光影错落,朴素自然,极富生活情趣。 北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年秋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二单元 美妙的人声 人声的分类课件1 湘艺版.ppt
- 2017年秋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二单元 美妙的人声 人声的分类课件2 湘艺版.ppt
- 2017年秋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五单元 泥土的歌(一)民歌(一)教学设计 湘艺版.doc
- 2017年秋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二单元 美妙的人声 人声的分类课件5 湘艺版.ppt
- 2017年秋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五单元 泥土的歌(一)民歌(一)教学设计1 湘艺版.doc
- 2017年秋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五单元 泥土的歌(一)民歌(一)教学设计3 湘艺版.doc
- 2017年秋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五单元 泥土的歌(一)民歌(一)教学设计4 湘艺版.doc
- 2017年秋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五单元 泥土的歌(一)民歌(一)教学设计5 湘艺版.doc
- 2017年秋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二单元 美妙的人声 雪绒花课件2 湘艺版.ppt
- 2017年秋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二单元 美妙的人声 雪绒花课件3 湘艺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