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公开课).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公开课).ppt

lyu 逻辑梳理: * * 主题剖析: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单元概览 1991年 1917年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探索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 社会主义改革 以及挫折 线索梳理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 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斯大林的探索 新经济政策 巩固政权 恢复国民经济时期 战时共产主义 保卫政权时期 列宁 的探索 绝处逢生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峰回路转之新经济政策 功过参半之“斯大林模式” ⑴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⑵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 经验教训。 自主学习 结合导入框中的内容思考: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面临怎样的形势?采取了什么措施? 形势严峻 绝处逢生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内忧外患的国内外严峻的战争形势 1、历史背景: 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 1918—1920三年国内战争时期 ⑶外国干涉军和国内武装叛乱的联合进攻 ⑴?国土被敌人控制,反革命活动猖獗 ⑵工厂停工,人民挨饿 形势严峻 我们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称为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非常时期”主要是指苏俄 A.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B.生产力水平落后 C.面临内部叛乱和外部干涉 D.遭遇旱灾,粮食匮乏 巩固练习: 3、内容 (1)农业: (2)工业: (3)贸易: 余粮收集制 推行工业国有化 取消自由贸易 (4)分配: 实物配给制 普遍义务劳动制 绝处逢生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4、特点:“战时”和“共产主义”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在苏联国内战争期间,一位农民说他拿100卢布到粮店中购买了一百斤粮食,这是真的吗?依据是什么?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柯察金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生命给予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终的时候,他可以说,我的整个鲜血和生命,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结合“学思之窗” 、“历史纵横”的 相关内容,试对“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作简要评价。 问题探究一 材料一 “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俄罗斯同它的主要产粮区隔绝了……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 ——列宁对战时共产主义的评价 材料二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材料三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搜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材料四 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的国家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2)前期保障了国内战争的顺利。提供了粉碎国内外敌对势力武装干涉的物质保障,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1)特殊条件下和特殊历史时期中,为了集中全国物力、财力,战胜敌人的一项特殊政策。 5、作用、影响及评价 (3)后期导致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为布尔什维克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一种尝试;实践证明,这并不是一种理想的政策,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国内战争结束后,群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强烈不满 材料一:……最严重的事件是,作为彼得格勒门户的海军基地喀琅施塔得发生了反布尔什维克政府的兵变。这里的水兵大部分来自农村,十月革命中,曾作为布尔什维克党的支持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l921年初,他们出于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强烈不满,在基地举事,提出“没有布尔什维克的苏维埃”的口号,夺取了当地政府的权力。 材料二:正是这次兵变使列宁认识到,共产党的农业经济政策存在重大错误,必须果断地根本扭转。列宁当时告诉党:“农民曾经不得不去挽救国家,无报酬地缴纳余粮,但是它现在已经经受不住这样的重担”。 1、背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严重,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目的 3、内容 峰回路转之新经济政策 消除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巩固政权 (1)农业: (2)工业: (3)贸易: (4)分配 粮食税 解除部分中小企业的国有化

文档评论(0)

182735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