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溶酶体和微体LysosomeandMicrobody
第八章 溶酶体和微体
(Lysosome and Microbody)
本章重点:
溶酶体的结构、组成特点及标志酶
溶酶体的形成过程及类型
溶酶体的功能
过氧化物酶体的结构、组成特点及其标志酶
过氧化物酶体的解毒功能
过氧化物酶体的发生
第一节 溶酶体(lysosome)
1955年,Christian de Duve利用电
子显微镜发现并命名了溶酶体。
与Albert Claude( 内质网)、George
E. Palade(核糖体、线粒体结构)共同
获1974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动物细胞中存在
内膜系统膜围细胞器
所含酶类最适PH值5.0——酸性水解酶
细胞内消化作用
一、溶酶体的基本特性
形态大小(异质性)
球形、卵圆形
直径0.2~0.8um (平均0.5um)
化学组成
溶酶体膜
溶酶体酶
溶酶体膜
嵌有质子泵,形成和维持溶酶体中酸性内环境
具有多种载体蛋白用于水解的产物向外转运
膜蛋白高度糖基化,可能有利于防止自身膜蛋白
的降解
溶酶体酶
酸性磷酸酶:溶酶体的标志酶
蛋白酶、核酸酶、脂酶等
最适PH3.5~5.5
底物 :蛋白质、多糖、脂类等
酸性磷酸酶显示原理(Comori法)
在pH 5条件下,能分解磷酸酯而释放
出磷酸基,PO43-可与铅盐结合形成磷
酸铅沉淀,因其是无色的,须再与黄
色的硫化铵作用,生成棕黑色PbS沉
淀而被显示出来。
β-甘油磷酸钠 → 甘油+ PO43-
PO 3- + Pb(NO ) → Pb (PO ) ↓
4 3 2 3 4 2
Pb (PO ) +(NH ) S → PbS↓ (棕黑)
3 4 2 4 2
E :Alexa Fluor 647 dextran-labeled lysosomes;
F :Oil Red O–stained lipid droplets;
G, overlaid image showing the colocalization of lysosomes
and lipid droplets.
二、溶酶体水解酶的合成
酶在ER糖基化
cis膜囊有两种酶:
N—乙酰葡萄糖胺磷酸转移酶
N—乙酰葡萄糖胺磷酸糖苷酶
产生甘露糖—6—磷酸(M6P)残基
Golgi体(TGN)有M6P受体
(酶-M6P)+M6P受体+成笼蛋白 运输小泡
发生途径
溶酶体酶的合成及N-连接的糖基化修饰 (RER )
高尔基体cis膜囊寡糖链上的甘露糖残基磷酸化
N-乙酰葡萄糖胺磷酸转移酶 磷酸葡萄糖苷酶
M6P 磷酸化识别信号:信号斑
与高尔基体trans-膜囊上受体结合 (M6P受体)
形成成笼蛋白包被小泡送往晚期内体
转运到初级溶酶体
信号斑
高尔基体分泌形成溶酶体
三、溶酶体消化底物的来源
溶酶体类型:根据溶酶体的功能状态
和底物来源分类
初级溶酶体
次级溶酶体
自噬溶酶体- 自噬小体;异噬溶酶体-异噬小体
残余小体(三级溶酶体)
初级溶酶体 (Primary lysosome):
直径约0.2~0.5um,膜厚7.5nm,内含物
均一,无明显颗粒。含有多种水解酶,但
没有活性,无反应底物。只有当溶酶体破
裂,或其它物质进入,才有酶活性。
初级溶酶体
次级溶酶体 (Secondary lysosome):
正在进行或完成消化作用的溶酶体,内
含水解酶和相应的底物,可分为自噬溶
酶体(autophagolysosome) 和异噬溶酶体
(phagolysosome ),前者消化的物质来
自细胞本身的各种组分,后者消化的物
质来自外源。
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科室全成本核算.ppt VIP
- (完整版)幼儿园五年发展规划【可编辑版】.docx VIP
- 福克纳 A Rose for Emily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 (英文原文+译文).pdf VIP
- 高考数学总复习《函数性质》专项测试卷及答案.pdf VIP
- 课题申报书: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研究.docx VIP
-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含单元备课).pdf VIP
- 湖北省武汉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秋期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教学反思有内容+二次备课版).docx
- 初中整本书阅读系列之《红星照耀中国》第8-9篇 同红军在一起PPT课件.pptx VIP
- 2024年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精讲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