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试说明 课件公共邮箱:kxjsysjwm@; 密码:111111 按教学计划,本课程为2-11周,其中第11周为考试周。 考试方式与注意事项: (1)开卷考试(允许带纸质材料, 不允许带任何电子设备,如笔记本电脑等) (2)考试内容:课堂讲授内容 (3)考试时间:11月24日,18:00-19:30 (4)考试地点:平时上课的教室 主M401 (5)考题类型:简答,论述 (6)在答题纸的右上角注明学号和姓名 (7)自己带足考试用笔 20世纪主要科学技术成就 第二个科学的世纪 理论科学 两大科学革命 四大理论模型 应用科学 两大超级能量 两大生活技术 19、20世纪之交的物理学革命:背景 物理学新发现 1895年,伦琴(1845-1923)研究阴极射线时意外发现X射线;获得19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是第一个获奖人。通过X射线促进了或激励了一连串发现。 1896年,贝克勒耳(1852-1908)意外发现放射线; 1897年,汤姆逊证实了电子的存在; 居里夫妇发现放射线元素(钍、钋和镭);证实元素的嬗变;促使元素嬗变理论建立(卢瑟福,1902年); 动摇了几千年原子和元素观念——认为原子不可分、是物质组成最小单元;认为元素不变。 洛伦兹:“在今天,人们提出了与昨天所说的截然相反的主张。这样一来,已经没有真理的标准了,也不知道科学是什么了。我真后悔我未能在这些矛盾出现前五年死去。” 物理学革命 当时物理学家中的泰斗——开尔文勋爵在新年贺词中把物理学的19世纪发展和20世纪的前景比喻为“物理学一片晴朗天空,只有两朵小小乌云”。 它们是黑体辐射问题和以太问题,当时没有得到解决。 物理学革命 以太漂移实验 1905年,爱因斯坦(1879-1955)发表了三篇重要的论文。一篇关于光电效应(光的强度只与电子的多少有关而与电子的发射能量无关),一篇关于布朗运动,一篇关于狭义相对论,名“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以同时性的相对性为突破口,给出了新的时间空间理论 1916年,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把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的等同性做了一个自然的解释 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奖 广义相对论 思想实验:爱因斯坦电梯 1916年,《广义相对论的基础》建立完整的广义相对论理论,把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的等同性做了一个自然的解释 1919年,广义相对论理论被验证 牛顿时空与相对论时空 四大理论模型 宇宙学中的大爆炸模型 数学模型 观察证据(哈伯红移;爱丁顿;本底噪音-微波背景;) 粒子物理学中的夸克模型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绝 相对论效应-质能转换 夸克禁闭:你敲击的能量越大,它禁闭的能量也越大 分子生物学中的DNA双螺旋模型 基因时代:基因复制、基因修补,基因重组 DNA双螺旋模型得益于理论物理学的发展 地球科学中的板块模型 纵向运动-横向运动 魏格纳 冯·诺依曼模型 20世纪应用科学 两大超级能量 核能的释放 登月工程 两大生活技术 生物技术 信息技术 20世纪100项新闻的科技部分(38) 纯理论5项(DNA、相对论、量子论、弗洛伊德、进化论) 核能利用4项(投弹、试爆、研制、核电站事故) 航空3项(莱特兄弟、林白、喷气式) 航天7项(登月、卫星、加加林、谢帕德、挑战者号、格伦、火星探索者) 生物医药6项(盘尼西林、避孕丸、脊髓灰质炎疫苗、艾滋病、克隆羊、试管婴儿) 通讯传媒10项(电视机、个人电脑、WWW、晶体管、电台节目、ENIAC、电视、晶片、马可尼、微软) 原子能的开发(1) 1919年,英国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使其嬗变成氧原子。 1932年,查得威克发现中子 1934年,法国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产生了一个磷的同位素,但很快放出正电子蜕变为硅。 1933年,卢瑟福和爱因斯坦均没有意识到原子能的实际利用近在眼前。 原子能的开发(2) 1934年,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用中子轰击原子核,并发现通过石蜡减速之后的慢中子,裂核能力更强。费米因此获38年物理奖。 1938年,德国哈恩发现铀嬗变后出现的新元素与铀相距甚远。奥地利女物理学家迈特纳提出核裂变猜想,以解释铀实验。并称裂变过程要放出大量能量。 费米提出链式反应概念。 原子能的开发(3) 1933年,爱因斯坦移居美国 1938年,费米逃往美国 德国尚有普朗克、玻恩、海森堡、魏扎克、劳厄、哈恩、盖革 1933年,匈牙利物理学家齐拉德(1898-1964)已经意识到核能的开发可能用于军事 1935年,建议物理学家暂缓发表研究成果 1939年,玻尔认为核能利用为时尚早 1939年,说服美国政府抢在德国之前抓紧研制原子弹。爱因斯坦、萨克斯、罗斯福 原子能的开发(4) 1940年,美国政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戏剧影视表演剧目创作》课件——2.任务2 梳理中心事件与矛盾冲突.pptx VIP
- 18G901-1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公开版.docx VIP
- 化妆品店长毕节大方岗位职责.docx VIP
- (正式版)DB35∕T 2250-2025 《免陪照护病区服务规范》.pdf VIP
- 【教学课件】微专题课件:把握戏剧冲突.pptx
- 高级园林绿化工试题库(含答案).pdf VIP
- 微电影创作教程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高二【物理(人教版)】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教学设计.docx VIP
- 2025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20259.pdf VIP
- 2009年十一月号 - 沙田培英中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