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疼痛病症的理疗说明及治疗过程.doc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几种常见疾病的理疗举例   一、化脓性感染   感染是由于致病的微生物侵入人体,生长繁殖,使机体造成损害而引起的一种炎症反应。炎症是机体应答各种形式损害的病理反应的总称,一切生物的,物理的和化学的损害都能引起炎症,而感染的病因仅限于有生命的致病微生物。由化脓性细菌所致的称化脓性感染。   (一)外科常见软组织感染 外科感染(如疖、痈、蜂窝织炎、乳腺炎等)近年来由于抗菌素的应用在治疗上有了很大进步,但由于外科感染病理生理学的特点,由于出现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因此现代外科感染仍然主张采用综合的治疗方案,物理治疗在综合治疗外科感染的各阶段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国内外大量临床实践和动物实验证明,在治疗外科感染过程中,及时合理使用物理治疗,常常获得单靠手术和抗菌素不能相比的疗效。   在治疗中应根据不同病理特点合理选用理疗方法。   [早期]   理疗目的是提高局部组织免疫防卫功能,加强局部血液循环,增强局部药物浓度和效用,达到抑制病菌生长繁殖,控制感染、消炎、消肿,避免形成脓肿。   1.超短波 无热量或微热量,并置法或对置法,每次8-12分钟,每日1-2次,如与红斑量紫外线联合应用效果更好。对感染严重病例,超短波还可与淋巴腺电针或电热针结合应用,增强疗效。如已有化脓趋势时采用超短波则可使炎症局限并加速脓肿成熟,为切开排脓准备条件。   2.紫外线 对炎症严重者,可用中心重叠照射法照射病灶区,即病变局部照20-30MED,病变周围5-6MED,健康皮肤照射5-6MED。对一般炎症用二级斑量(5-6MED)每日或隔日一次。   3.氦-氖激光5-8mw距50cm每次10-15分钟原光束照射,或散焦照射(20mw)每日一次。   4.微波 用圆形辐射器距7-10cm 无热量,20-25瓦,每次5-10分钟每日1次。   5.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特别适用于有伤口的病例),根据细菌药敏试验,进行抗菌素导入。对顽固的毛囊炎患者用葡萄球菌抗吞噬素离子导入。   6.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适用于严重的局部或全身感染性疾病。   [后期]   脓肿切开或破溃后,理疗目的是控制感染,消炎消肿,促坏死细胞脱落,促进组织再生,加速创面愈合。   1.紫外线 根据创面具体情况用量,如分泌物多,创面不洁,则用2-3级红斑量,伤口内坏死组织多则用中心重叠照射法,创面较清洁,肉芽组织较新鲜,则用1级红斑量。并可与可见光联合应用,效果更好。   2.超短波 温热量,每次15分钟,每日一次,10-15次一疗程。促进消炎消肿,加速肉芽生长,但不宜连续治疗次数过多。   3.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 对肉芽创面感染严重者,用广谱抗菌素导入可使创面分泌物迅速减少,肉芽生长新鲜。对肉芽生长缓慢者可用可电光,温热疗法加直流电维生素丙导入并用。   4.红外线,可见光线,蜡疗 炎症控制后或慢性期,可促使炎症肿块的消散,减少粘连和疤痕形成。   二、损伤   (一)软组织挫伤与关节扭伤 挫伤和扭伤均属闭合性损伤,皮肤的完整性未受到破坏而内部组织受到损伤。当机体受到硬物撞击或挤压,以及钝器伤后所产生的皮下及肌肉、筋膜以至内脏及其小血管、淋巴管等组织损伤称为挫伤。扭伤是关节过度伸展或屈曲,使关节囊,韧带,肌肉,筋膜造成部分纤维断裂。一般发生在关节一侧,组织撕裂处有出血,血肿,局部有反应性肿胀,关节内亦可积液,积血。   [早期] 理疗目的在于止血,消肿,镇痛。   受伤后,受伤部位必须制动,抬高患肢。24小时以内可采用以下理疗法。   1.局部冷疗法 受伤后可立即进行冷敷,冷水浸泡,冰水袋贴敷或用氯乙烷等喷洒冷疗,以达到止血,减少渗出,镇痛目的。冷疗后再包扎固定。   2.超声波(脉冲式) 0.3-0.5瓦/cm2局部慢移法,每次6-15分钟 (视病区大小而定)每日1次,可以达到消肿止痛作用。   伤后24小时后出血停止,则可采用以下理疗法   3.短波电缆加超声波疗法(脉冲式或连续式)0.5-1.5瓦/cm 2每日1次,有促进消除血肿,防止机化粘连作用。   4.温热疗法 红外线,蜡疗,泥疗,每次20-30分钟 ,每日1次。   5.间动电(密波,疏密波,间升波)每次8-12分钟,每日1次。   6.超短波 患区局部对置法,微热量,每次10-15分钟 ,每日1次。   7.微波 辐射器按病区范围选定 距离7-10cm,30-50瓦,每次10-15分钟,每日1次。并可与超声波结合应用。   8.干扰电流疗法 四个50cm2(或100cm2)电极 固定法差频50-100Hz;0-100Hz,感觉阈,每次5及10分钟,每日1次。   9.磁疗 旋磁疗法或交变磁场 局部病区,500-900Gs,每次15-20分钟,每日1-2次。   10.氦-氖激光 10mv-30mw 散集照射病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