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相关细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检测.pdfVIP

植物相关细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检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物相关细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检测

植物相关细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检测 * 1, 2 2 3 刘晓光 , 高克祥 , 高吉刚 1 江苏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 镇江(212013 ) 2 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 泰安(271018 ) 3 山东农业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泰安(271018) E-mail:xgliu66@ 摘 要:许多革蓝氏阴性细菌以种群密度依赖的方式调控基因的表达,这种称为群体感应的 调控机制主要基于细菌产生的可扩散的小分子信号物质—— 酰基高丝氨酸内酯 (AHLs )。 通过组合使用灵敏度不同的系列报告菌株,基于琼脂平板的生物检测及反相 C18 薄层层析 (TLC )分析,比较研究了3 株植物固氮内生菌Herbaspirillum spp.和2 株植物根际促生菌 Serratia plymuthica 产生AHLs 的模式。结果显示了植物细菌AHLs 的多样性。3 株固氮内生 菌 Herbaspirillum spp.和 S. plymuthica 菌株 IC1270 都与小麦根际生防细菌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2-79 具有相似的模式, 产生OH-取代基的AHLs 。而2 个S. plymuthica 菌株, 从葡萄根际分离的 IC1270 和从油菜根际分离的菌株 HRO-C48 则产生完全不同类型的 AHLs 。 菌株IC1270 主要产生OH-取代基的 HHHL ,HOHL , HRO-C48 却产生无取代基 的BHL , HHL 和优势种 O-取代基的 OHHL。由此说明不同属的植物细菌可能具有相似的 AHLs 模式;相反,即使生态位相似的同种植物根际细菌S. plymuthica 的不同菌株间,却可 能产生完全不同类型的AHLs ,似乎与亲缘关系无关。 关键词:Serratia plymuthica ;Herbaspirillum spp.; 群体感应系统;酰基高丝氨酸内酯 中图分类号:Q933 1. 引言 在革蓝氏阴性细菌中,有 3 个重要的基因表达的全局调控系统,即 GacA/GacS 双因子 信号转导系统(GacA/GacS two-component system ),胁迫和稳定期的 δ 因子RpoS ,以及细 胞种群密度依赖的 Quorum-sensing (QS )系统。它们控制植物相关细菌的许多表型,如植 物生长促进能力、致病性、次生代谢物的产生、生物膜形成以及蛋白和酶的分泌等[1] 。酰基 高丝氨酸内脂 N-acyl homoserine lactones (AHLs/acyl-HSLs )是许多革兰氏阴性细菌都产生 的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它作为自身诱导物(autoinducer )在革蓝氏阴性细菌中介导以种群密 度依赖和生长发育阶段(指数生长后期和稳定期)依赖方式的基因表达调控。植物相关细菌的 QS 系统调控微生物种群之间以及与寄主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共生、致病性、抗生素 及胞外酶的产生等特性,因此在农业、医学、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且 AHLs 在自然界中作为全局调控的信号分子,通常是在 GacA/GacS 两组分信号转导系统的控 制之下。许多研究已证实这 3 个全局调控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交互作用(cross-talk )。 尽管有些结果相互矛盾,依然可以推测这种调控的级联反应在细菌中可能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2, 3] 。 本文通过组合使用多种系列灵敏度不同的 AHLs 信号分子的报告菌株或质粒,以植物根 基金项目:本课题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0670030 )资助 -1-

文档评论(0)

tangtianb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