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位资讯的民城civilizeddigitalinfo-cities.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位资讯的民城civilizeddigitalinfo-cities

預定發表於空間雜誌 2002 年 數位資訊的市民城市 Civilized Digital Info-cities 林峰田 眾說紛紜的新名詞 隨著電腦及通訊技術的快速進步,我們開始看 到了或聽到了一些新鮮的名 詞,諸如:智慧型建築、數位建築、網路社區、數位城市、資訊城市、 e都、網 路新都 …等等。然而,到底這些名詞之間,是些什麼關係呢?坦白說,恐怕是人 云亦云,先有口號,再談內涵吧都市規劃學的大師! M. Batty(2001)教授最近在國 際期刊上,便大嘆在學界也存在著此一雞同鴨講、使用同一名詞卻各說各話的現 象 ! 在這一波波的科技浪潮之中,不免令人耽心,這些討論自困於「工具理性」 而不自知。所謂工具理性,係指侷限在技術發展面向,卻無視於問題本質的「理 性」思考。結果,它成為一種狹義的理性,不僅無助於問題的解決,更可能成為 惡化問題的幫凶。 數位化、資訊化本身只是技術工具,並不是目的。打造一個市民城市才是我 們追求的目標。所以,我們要一方面留心技術的發展,另一方面則要注意這些科 技是否有助於市民城市的建構。 本質與特性 即便是純就科技面向而言,要認定一個設備或者設施是否數位化,本身便是 一件極為不易的事情。以都市道路系統為例。柏油路面、安全島、行道樹,是傳 統的實體道路構件;紅綠燈、交通標線是傳統的交通指示性資訊。隨時顯示前方 道路路況的可變標示系統、超速照相器、公車位置動態顯示系統、停車空位動態 顯示系統,則是典型的數位化設備。但是,傳統設備和數位化設備之間,與其說 是種類上的不同,倒不如說二者之間只是程度上的不同而已,並不見得外觀看起 來數位化,才是數位化設備。例如,紅綠燈的外觀,除了可能多加了一些指示燈 號之外,燈號本身看起來仍是一個個傳統的燈眼,沒有變化,然而其背後的信號 系統,全部數位化了,各個路口之間的燈號相互連動,有的號誌系統更可以根據 蒐集到的即時性車流量資料,機動調整紅綠燈秒差,以紓緩交通。 數位化有時候指的是生產工具,有時候又是指產品結果。電腦輔助設計或繪 圖軟體便是一種數位化的生產工具。利用先進的電腦軟體所生產出來的建築可能 是相當傳統的,不含任何現代化的數位設備的。另一方面,理論上,建築師也可 預定發表於空間雜誌 2002 年 能全憑傳統手工為主的作業方式,來設計一棟充滿了高科技數位化設備的建築。 當然,現在的建築設計實務是介在二者之間。 此外,「建築」的概念也由實體的物理世界延伸到了虛體的網路世界。芬蘭的 赫爾新基市在網路世界中,建構了一個虛擬城市(http://www.arenanet.fi/english/) 。 其實那只是芬蘭的通信及資訊部門,為了進行其通信技術實驗所想出來的一種實 驗情境,本身並非從建築學或都市學的角度出發。然而,虛擬城市的視覺傳達、 溝通效果畢竟是十分顯著的,許多專家也都認為那是民眾參與的一項利器。但 是,我們必須同時有一套規範,以確保模擬成果的「似真性」,包括必須採用的 資料精度、正確度,物形、地物、日照角度、顏色、視點、視角等。 除了做為溝通的工具之外, 3D視覺模擬或虛擬實境技術,亦可以做為協助設 計檢核、工法說明、空間認知、地標建構、地景設計、都市導覽、都市發展特色 及歷程介紹之用。在將近十年前,東京都廳便利用視覺模擬的技術,呈現了東京 都的發展歷程,和經濟、產業、社會特色。大陸這一、二年的城市規劃界大力提 倡「3D數字城市」 ,其中,不少人力經費投注在以3D仿真動畫方式或者虛擬實 境技術描繪未來美麗的城市願景。前幾年,台灣許多城市也做過這些嚐試,其效 果很能吸引人們的眼光。許多建築競圖案競相運用眩目的動畫技術,企圖博得評 審的青睞,以嬴得標案。但是,這股風潮隨即引起了一些反思:這些仿真模擬反 映了「真實」嗎 ?會不會淪為另種虛構 或者隱含難以發覺的欺騙? ?結果,有些建 築競圖開始禁止建築師使用這些花俏的包裝技法,要求應著重在設計的主題內容 上。這種反思讓我們再次的審視:虛擬仿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