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28黎雪芬《白话史记》本纪五篇阅读札记
《白话史记》本纪五篇阅读札记
黎雪芬
(湛江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湛江524048)
摘要:本文是台湾十四所院校六十位教授的《白话史记》的阅读札记,一共对《史记》中五篇本纪的十个词提出质疑,这十个词分别是:子,难,异哉,亲戚,耕农,自除,请事,未傅,其先,无赖。
关键词:《白话史记》;阅读;札记。
Records of the Historian vernacular Five of the discipline reading notes
Li Xue-fen
(Humanities School, Zh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Zhanjiang, 524048, China)
Abstract:This is the 14 institutions of Taiwan 60 Professors Records of the Historian vernacular’s reading notes, A total of Historical Records of five of the 10 words made suspect comment, 11 words those are:Son, Difficult, Different Weizai, Relatives, Farm, Since in addition to, Fu did not, The first, Mucker.
keyword:Records of the Historian vernacular; reading;reading notes.
《史记》是二十四史最杰出的代表,是研究和了解中国历史的必读经典。但是它的文字古雅质朴,没有相当学力的人是不易读懂的。因此,白话语译就是《史记》普及化所绕不过去的工作。译文忠于原文,文字流畅典雅,译作信达雅要旨。(1)(1)子:指后代。又案:《国语》云:“少典娶有蟜氏女,生黄帝、炎帝。”然则炎帝亦少典之子。炎黄二帝虽则相承,如帝王代纪中间凡隔八帝,五百余年。若以少典是其父名,岂黄帝经五百余年而始代炎帝后为天子乎?何其年之长也!又案:《秦本纪》云:“颛顼氏之裔孙曰女脩,吞玄鸟之卵而生大业,大业娶少典氏而生柏翳。”明“少典”是国号,非人名也。黄帝即少典氏后代之子孙,贾逵亦谓然,故《左传》“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亦谓其后代子孙而称为子是也。
《史记注译》:少典,国名。当时的所谓“国”,实际上只是一个部族集团。《史记注译》把这句翻译为:皇帝是少典族的后代。(14)
《史记全译》把此句译为:黄帝,是少典族的子孙。(5)
可见,把这里的“子”翻译成“儿子”是不合适的,可把此句译为:黄帝是少典氏后代的子孙。
二、 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6)(《五帝本纪》)
《白话史记》译为:顺应天地的纲纪,阴阳的故常,死生的道理和存亡的大限。(2)
《现代汉语词典》:大限:指寿数已尽,注定死亡的期限(迷信)。(257)
《索隐》:存亡犹安危也。……难犹说也。凡事是非未尽,假以往来之词,则曰难。又上文有“死生之说”,故此云“存亡之难”,所以韩非著书有《说林》、《说难》也。(8)
《正义》:难音乃惮反。存亡犹生死也。黄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黄帝造屋宇,制衣服,营殡葬,万民故免存亡之难。(8)
《说文》:说,释也,从言兑,一曰谈说。(卷三上,53)
谨案:“难”是一个多音字,这里应该读nàn,《正义》的注音是正确的,只是释之为“患难”之类不合于语意。如《索隐》所云,“存亡之难”的上句,是与之平行的“死生之说”。所以,“难犹说也”的解说是正确的。
《史记注译》:死生之说:养生送死的仪制。《正义》:“说,谓仪制也。”传说黄帝造屋宇,制衣服,定礼仪,以便大众养育生者,葬送死者。存亡之难:国家存亡的道理。难,犹“说”。《史记注译》把此句译为:黄帝顺应天地四季运行的规律,预测阴阳的变化,研究养生送死的制度,考究国家存亡的道理。(14)
《孔子家语》云:“以顺天地之纪,幽明之故,生死存亡之说。”王肃把此句译为:他遵循天地的纲纪统治着人民,既明白昼夜阴阳之道,又通晓生死存亡之理。李笠曰:曰知曰达,亦即陈顺之意。以“死生存亡”和作一句者,避“说”字之复也。可见,“难犹说”,是矣。
张家英先生在《史记十二本纪疑诂》中提出,这个“难”含有“争议、辩论”与“诘问”之类的含义。这种用法在《史记》中也有反映。
1)《夏本纪》:帝舜谓禹曰:“女亦昌言。”禹拜曰:“於,予何言!予思日孳孳。”皋陶难禹曰:“何谓孳孳?”(79)
2)《蒙恬列传》:胡亥不听。而遣御史曲宫乘传之代,令蒙毅曰:“先主欲立太子而卿难之。今丞相以卿为不忠,罪及其宗。朕不忍,乃赐卿死,亦甚幸矣。卿其图之!”(2568)
3)《袁盎晁错列传》:迁为御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