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4日(星期六)阅读318】-“世外桃源”的变迁源.docVIP

【2013年8月24日(星期六)阅读318】-“世外桃源”的变迁源.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8月24日(星期六)阅读318】-“世外桃源”的变迁源

“世外桃源”的变迁 2013-08-23 09:57 来源:光明日报 甫跃辉 我今年29岁,前19年生活在云南;后十年在上海,读书,然后工作。在云南,我所生活的地方是个叫做施甸的小县,崇山峻岭,道路崎岖,坐大巴车得一整夜才能到昆明,离缅甸倒是近得很,直线距离怕才有一二十公里吧?在施甸,我所生活的地方是个叫做汉村的小村,汉村离县城有十多公里,紧靠东面的大山。靠山吃山,一年四季,村里人都会往山上跑,砍柴、找野果、找蘑菇,割马草。村外都是农田,夏种水稻芋头,冬种小麦油菜,一年四季,有绿意,有花开。这样的描述,是不是很容易让人想到“世外桃源”? 可我知道,云南绝非世外桃源。 在上海这十年,每年我都会回老家一阵。每次回去,都会发现村里或大或小的变化。 譬如,村里小河沟边的垃圾越来越多了。这些垃圾多半是水果、牛奶、果汁等礼品的包装。过去,村里走亲戚,手里不过攥一瓶菠萝罐头,顶多一包萨其马,如今大家手头宽裕了,礼品也随之改头换面。每到年节,家里堂屋的地上总会摆满各种礼品。这些礼品大多华而不实,大而无当的塑料包装很难分解。过去的农村不是没有垃圾,但那是死猪死狗、菜根草灰,堆在小河沟里不久,自然就不见了。 譬如,村里人越来越“讲究”了。去年过年回家,到一户盖新房的人家做客。大盘大碟的菜端上来,有鱼,有肉,有酒,有饮料。三五年前,村里宴会上最高档的一道菜是“炮肉”,是用鸡蛋调和面粉,包住肥瘦相间的猪肉下油锅炸,炸好后再蒸。席上别的菜都是可以添的,唯这道菜例外——因为很“金贵”。可以想见,这道菜总会早早地被一扫而光。可去年,我发现这道菜的风光一去不复返了,它已经成为别的大菜的陪衬,几乎无人问津。与菜的讲究相比,有个小细节更加值得注意。酒菜摆好后,帮忙的年轻人在每个客人前面放了一张叠得齐整的纸巾——让客人擦手或擦嘴。我清楚地记得,前年村里的宴会尚未如此。这或许意味着,村里人对生活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在口腹之欲上了。 譬如,村里这几年掀起了新一拨盖房热潮。对很多农民来说,一辈子辛劳,就为盖一所屋子。在我小学时候,村里尚有草房,土木结构,屋顶铺茅草。年深日久,茅草乌黑,混结在一起,如同一层厚实的泥土。屋内潮湿阴暗,椽子都被烟火熏黑了。待我读到初中高中,几乎很难在村里找到草房了,多的是土木结构的瓦房,偶尔有人家会用红砖或者青砖代替土坯,外墙用白石灰粉刷。这样的房子,远远看去,白墙黑瓦,很是气派。如果把草房和砖瓦房算做村里房屋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如今盖的房子可是第三代了。这第三代,是钢筋混凝土的,有点儿像是城市郊区的小别墅。 变化还在不断增多。似乎,乡村的方方面面都在向城市靠拢。反之,城市的方方面面也受到乡村的影响。单举一例:乡村出产的蔬菜禽蛋污染越来越重,污染来自化肥和工厂,这都是工业革命的成果,所以,乡村的污染可以说是拜城市所赐。最终,这些被污染的蔬菜禽蛋又大量销往城市。乡村被城市所伤,最终还是要还给城市。 中国当下的写作者——老一辈不去说了,就说我们年轻一辈吧,有些是打小生长在城市中的,更多的,似乎还是生长在农村,却工作于城市。他们了解中国广大乡村的丰茂和贫瘠,也了解城市的富足和迷惘。他们的笔在乡村和城市之间徘徊,他们笔下人物的犹豫和决绝,正是这个大时代大变动的表现。 写作六七年来,我最初的目光投注在乡村,前几部小说集大部分篇什是关于乡村的。但在刚刚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动物园》中,关注城市的篇章已占去大半。我的目光辗转于那些辗转在乡村和城市间的人们。他们,在这个时代的大变局中扎根,而我的写作,将要在他们的身上扎根。(作者为“80后”作家,《上海文学》杂志编辑) 响彻帕米尔的声音 2013-08-23 10:17 来源:光明日报 刘元举 一周前,我由沈阳飞往喀什。原本6小时的航程,却意外地拖长到18小时。这让我倍感远足南疆的不易。能到帕米尔高原是我年轻时的梦想,而能在这样充满传奇的高原上聆听一场交响音乐会,则更添神奇诱惑。 从喀什到塔什库尔干,不过200公里路程,却因修路多次绕弯缓行。314国道上,满载深圳交响乐团演奏员的大巴如同一条酒意微醺的大鱼,摇首摆尾。沿途无尽的雪山冰峰,层层峥嵘,奇妙风光影像般在车窗外晃动,如梦似幻。年轻的乐手们忘记了连日的演出疲惫,在晃动的车厢内挣扎着举起各自的手机或相机,对着窗外一阵拍。 喀什是深圳的援建城市,贫困而奇异的风情之城不仅需要大量的物质援助,更需要丰沛的精神资源。此番万里之行,将深圳的交响乐“好声音”带到了这里。原定的两场“喀什噶尔之夜”专场音乐会,竟因观众澎湃的爆棚而追加一场。然而,观众的反应仍然如河流般一路相随,随队的文化局领导在路上接到了一条条来自喀什观众的短信:“你们在喀什的演出大家都说震撼。从未有过这样的感受。强烈希望明年还要来!这是喀什干部群众的呼声!” 带着被拥戴的喜悦与被赞美的温馨,深交一路豪情地驶往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