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议定书对全球经济之冲击-国际经济情势周报-中华经济研究院.DOC

京都议定书对全球经济之冲击-国际经济情势周报-中华经济研究院.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京都议定书对全球经济之冲击-国际经济情势周报-中华经济研究院

一、前 言 壹、專題分析 京都議定書對全球經濟之衝擊 溫麗琪 中華經濟研究院WTO中心研究員 洪嘉苹 中華經濟研究院WTO中心助理 鄭富霖 中華經濟研究院WTO中心輔佐研究員 一場突如其來的南亞大海嘯,舉世震驚,讓人類不得不再次屈服於大自然的無情。天然災害的成因,不可抗力之因素有之,例如地震海嘯;然而人類的行為也可能是造成天然災害的重要原因之一。濫觴於18世紀中葉的工業革命為人類文明帶來嶄新的里程碑,也讓人類與其他生物付出巨大的代價,人類對於自然環境的破壞,最明顯者莫過於臭氧層的逐年稀薄、對森林的濫砍濫伐、長期工業化的結果產生了溫室效應,全球氣候暖化造成南北極冰層消蝕、海平面上升,將來低緯度的小島可能會被海水所覆蓋。如果人類繼續漠視破壞自然環境所造成之後果,則大自然終將無情地予以反噬。 為了正視這種經濟活動所造成的全球環境衝擊,各國協議的京都議定書終於在2005年2月16日生效,讓許多環保界人士為之喝采,然而京都議定書的生效絕對不是十幾年來環保努力的結束。相對地,它是一個影響全球經濟生活的開始,一連串的問題隨著京都議定書的生效而出現,包括京都議定書究竟將具體帶來何種經濟衝擊?為何在京都議定書的背書上,美國、澳洲不選擇簽署?是否代表其不簽署就不會有負面經濟影響?而京都議定書的彈性機制對各國又有何影響? 本文在這些問題的驅動下,提供目前文獻上的思考與分析,而為了讓讀者能深入瞭解此一議題,本文首先簡介議定書生效背景和主要內容,其次敍明各國在簽定議定書之前的經濟衝擊評估,並提出與我國同屬非京都議定書的美國和澳洲經驗,做為借鏡。 二、京都議定書生效背景和主要內容 有感於嚴峻的全球暖化問題,許多國家長期以來即已共同致力於溫室氣體的減量,聯合國亦成立環境與發展會議(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處理此項議題。1992年6月,150多國領袖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制訂了「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以下簡稱「公約」),做為全球溫室氣體減量的主要國際環保法律規範。然儘管如此,締約國認為「公約」的規範仍有所不足,因此在1995年3月底4月初於德國柏林召開第一次締約國會議(the first session of the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COP1)時,締約國即決定展開新回合諮商,亦稱為「柏林授權」(Berlin Mandate),希望已開發締約國能做出更強有力而詳細的承諾。經過兩年多之密集諮商,締約國終於在1997年12月11日,於日本京都的第三次締約國會議中(COP3),通過了「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並開放給締約國與其他國家簽署與批准。 遺憾的是,締約國國會的批准狀況一開始並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在於「京都議定書」雖然已就例如所謂「京都機制」(Kyoto Mechanism)與遵約體制(Compliance System)等一些重要事項做出規定,惟其並沒有對所有重要的問題制訂出規則,締約國在對於條約如何確實地運作仍有疑慮之時,並不願意貿然批准。再者,美國表態不願加入之舉,讓京都議定書之未來更顯得黯淡。但是在荷蘭環境部長J. Pronk與其他締約國之努力下,「公約」締約國在2001年7月的第六次締約國大會(COP6)中終於通過「波昂協定」(Bonn Agreement),達成相關細節的共識,嗣後更於同年10月29日至11月10日的第七次締約國會議(COP7)中,通過了「馬爾喀什協議」(the Marrakesh Accords),該協議對於「公約」及「京都議定書」的實施,都制訂了詳細的規則與步驟,至此「京都議定書」的生效又重燃生機。 根據「京都議定書」第25條之規定,本議定書生效之要件為:1.至少必須有55個「公約」的締約國簽署並經國會批准;2.這些國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至少必須達到「公約」附件一所列之締約國在1990年CO2排放總量的55%;3.於所有批准國家將其批准或接受之文書交於聯合國秘書長存放後,第90日起生效。 本議定書能否生效的關鍵國家-俄羅斯,於2004年11月18日將該國的批准文書交存,因此「京都議定書」乃於2005年2月16日中午正式生效。 「京都議定書」全文共有28個法律條文,以及A、B兩個附件。附件A之內容一為將溫室氣體界定為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並氮(N2O)、氫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碳(SF6)等六種,二為界定產生溫室氣體的部門/來源別,包括能源、工業、溶劑與其他產品的使用、農業與廢棄物等五大部門。附件B則規定哪些締約國註1應減少多少排放量(與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