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模具初级资料6.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模具初级资料6

9.6 多工位精密级进模的典型结构 9.6.1 冲裁、压平自动切断级进模  ??? 图 9.6.1所示冲压件是集成电路引线框,该制件主要技术要求是: 图 9.6.1 16条脚引线框  ??? 1)材料为0.3mm的锡磷青铜,在引线端部虚线内的部分,要求打扁 矫 平,并使材料厚度变薄至0.28mm,(见图中2.4×2.4mm部份) ??? 2)在引线端部3.9×3.9mm面积内(虚线所示),要均匀分布16条脚的引线,因此每条脚的宽度和空隙宽度均不能超过0.4mm。 ??? 3)在集成电路塑料塑封后,其外露引线 部份应在 19.56×7.62mm范围内均匀分布,因此引线由内向外要各自定向转弯, 引线脚愈多 ,转弯愈多。 ??? 4)为了塑封模的定位,各引线粗细应均匀,要求每10个引线框成一组,其孔距积累误差(18.29×10=182.9 - 0.02) 不准超过 0.02mm,因此每工步的平均误差应小于0.002mm。 ??? 加工该冲压件的模具结构如图 9.6.2所示,结构特点如下: ??? 1)模具采用滚动式、 四导柱 、可拆装的精密模架。 ??? 2)为了保证制件精度,在冲压工艺上采用了级进、复合式冲裁,排样如图9.6.3所示,即外引线部分采用级进式冲裁,内引线部 份采用 复合式冲裁。 ??? 3) 为了使引线框 的各条引线在一个平面上不扭、不翘,内引线冲裁采用复合、复位冲裁。即先冲下废料,再用凹模推板将废料“复入”带料中,在带料转至下 一工步时 ,再将它冲出。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冲件精度也有利于提高薄弱的凹模寿命。 ??? 4)采用了双侧 刃 、双侧面导板及双弹压 导正销的 导向结构,提高了材料的送料精度。 ??? 5)在卸料板结构上,采用了小 导柱、导套 导向,定位套筒固定 法控制 弹压卸料板对凹模的平行度的措施。 ??? 6)在 凸模保护 方面,采用了缩短小 凸 模长度的办法。在保证凹模精度方面,采用了分段镶拼的办法。 ??? 7)在压力机行程控制方面,采用了限位 柱结构 ,使 凸模进入 凹模的深度,得到了控制。 ??? 8)为了获得每10个引线框为一组的引线条,便于集成电路塑料塑封的大量生产,在本模具上采用了由端面凸轮和棘轮及切刀等组成的自动切断机构,如图9.6.4所示。 ??? 压力机每冲裁 10次,由于凸轮到位,使滑块按图示位置往左移动,切断 凸 模(切刀)被压下,即切断一次料。当切断完成后,由棘轮机构带动凸轮转过凸轮凸起的位置,切刀受到弹簧力的作用而缩回原位,不再起切断作用。除了采用该机构实现定尺寸的 冲切外 ,还可采用传感元件和自动 切料机构 组合,控制定尺寸料长。   1-套筒;2-卸料螺钉;3-侧刃凸模;4-冲孔凸模; 5-固定板;6-垫板;7-导正销;8-去废料顶杆; 9-压平凸模;10-切断凸模;11-小导柱;12-模座;13-限位柱;14-弹压卸料板;15-冲孔凸模;16-垫板; 17-垫板;18-固定板;19-螺钉;20-下模框;21-限位柱;22-承料板;23-凹料板;24-顶块; 25-镶块;26-冲孔凸模;27-凹模板;28-支承板;29-垫板;30-固定环;31-导柱;32-下模座 图 9.6.2 引线框 级进模  图9.6.3 引线框冲裁排样图 图9.6.4 引线框级 进模自动切料机构  9.6.2 膜片级进模  ( 一 )制件要求 ??? 膜片制件年产量在百万件以上,材料为不锈钢,厚度为 0.33mm,用于彩色电视机 显象管 内电子枪,其形状和主要尺寸如图7—80所示。制件技术要求如下: ??? 1)3孔0.67的孔径误差为±0.01mm,椭圆度小于0.01mm,在显微镜下放大15倍观察,不应看见毛刺和毛边。 ??? 2)中间 孔中心 应在两旁 孔中心 的连线上,其偏差于0.01mm。 ??? 3)孔0.67周围板厚误差小于0.01mm。 ??? 4)E和D之间平面、F和G之间平面及C—C平面的平面度小于0.03mm。 ??? 5)孔0.67附近只准有如H部放大所示的弯曲。 ??? 6)J—J面的中间部位相对于连接两端所组成的平面,应向C—C面下凹0.005~0.02mm。 图 9.6.5 膜片制件简图  (二)条料工序排样 ??? 膜片的条料工序排样如图 9.6.6所示,条料宽度为27mm,步距为26mm。工序说明如下: ( 1)切槽:加工拉深毛坯和搭边。 ( 2)拉深:加工制件形状。 ( 3)定位:由于拉深时毛坯收缩变形,步距会变小,而采用定位后再拉深,就能确保制件在定位以后的工序中步距不变。 ( 4)整形:将 拉深件外形 整形到制件要求的尺寸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