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测试技术总复习(word版)
第一章 概述
1、测量方法的分类
按照得到最后结果的过程不同,测量方法分三类:
1.直接测量
凡被测量的数值可以直接从使用的测量仪器上读得的测量,称为直接测量。
(1)直读法:用度量标准直接比较,或从仪表上直接读出被测量的绝对值。如用刻度尺测量和长度,弹簧秤测定质量等。
(2)差值法:从仪表上直接读出两量之差值作为所求之量。如用U姓液柱式压差计测量介质的压差等。
(3)代替法:用已知量代替被测量,即调整已知量,使两者对仪表的影响相等,此时被测量即等于已知量。如用光学高温及测量温度等。
(4)零值法:使被测量对仪表的影响被同类的已知量的影响相抵消,则被测量便等于已知量。如用天平秤测定物质的质量、用电位计测量热电动势等。
2.间接测量
被测量的数值不能通过直接测量获得,而需要通过直接测量若干与被测量有一定函数关系的量,然后经过运算得到被测量的数值,此类测量称为间接测量。
3.组合测量
测量中使各个未知量以不同组合形式出现(或改变测量条件以获得不同组合),根据直接或间接测量所得数据,通过解联立方程组求得未知量的数值,此类测量称为组合测量。
2、测量仪器的组成
按工作原理,任何测量仪器都包括感受件(传感器)、中间件(中间变换装置)和效应件(显示记录装置)三部分。
1.感受件
直接与被测对象发生联系(但不一定直接接触,感知被测参数的变化,同时对外界发出相应信号。
1)它必须随被测参数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内部变化。
2)它只能随被测参数的变化而发出信号。
3)感受件发出的信号与被测参数之间必须是单值的函数关系。
2.中间件
最简单的中间件是单纯起“传递”作用的元件,将传感器输出信号原封不动传给效用件。常用中间件有导线、导管、光导纤维、无线电通信等。
3.效用件
它直接与观测者发生联系,其作用是根据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大小向观测者指出被测参数在数量上的大小。
3、测试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1.准确度
仪器的指示值接近于被测量的实际值的准确程度,称为准确度。它通常以“允许误差”的大小来表示。允许误差的物理意义是:仪器读数允许的最大绝对误差折合为该仪器量程的百分数,即
2.恒定度
仪器多次重复测量时,其指示值的稳定程度,称为恒定度。通常以读数的变差来表示。
3.灵敏度
以仪器指针的线位移或角位移与引起这些位移的被测量的变化值之间的比例
4.灵敏度阻滞
灵敏度阻滞又称为感量,此量是足以引起仪器指针从静止到作极微小移动的被测量的变化值。
5.指示滞后时间
从被测参数发生变化到仪器指示出该变化之所需的时间,称为指示滞后时间,或称时滞。
时滞主要由仪器的惯性引起。
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
1、传递函数
1.定义:系统的传递函数H(s)为输出量和输入量的拉普拉斯变换之比,传递函数只描述系统动态特性。
2.传递函数的特点:
1)H(S)只反映系统对输入的响应特性,与测量信号无关。
2)H(S) 描述了测试系统的传输特性,对任一具体的输入X(t)都明确的给出了相应的输出Y(t)。
3)H(S)是实际物理系统抽象为数学模型后的拉普拉斯变换,因此,物理性质不同的系统或元件,可以具有相同类型的传递函数H(S)。
4)分母中s的幂次n代表系统微分方程的阶数,如当n=1或n=2时,分别称为一阶系统或二阶系统。
3.串联环节:H(s)=H1(s)H2(S)
4.并联环节:H(s)=H1(s)+H2(S)
2、一阶测量系统的传递函数
,式中,τ为测量系统的时间常数。
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Τ小表示热电偶热惯性小,达到稳定值T0时间短,反之时间长。
第三章 测试误差分析及处理
1、误差的分类
1)系统误差——在重复条件下,对同一物理量无限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减去该被测量的真值。系统误差大小、方向恒定一致或按一定规律变化。
2)随机误差——测量示值减去在重复条件下同一被测量无限多次测量的平均值。随机误差具有抵偿特性。产生原因主要是温度波动、振动、电磁场扰动等不可预料和控制的微小变量。
3)过失误差——明显超出规定条件下预期的误差,它是统计异常值。应剔除含有粗大误差的测量值。产生原因主要是读数错误、仪器有缺陷或测量条件突变等。
2、系统误差
1.定义:测量值中含有固定(恒值系统误差)或按某种规律变化的误差(变值系统误差)
2.特点:重复测量不能减小此类误差,也难以发现,有时误差值可以很大
3.发现手段:改变测量条件或用不同测量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对测量系统进行检定
4.消除方法
1)消除系统误差的根源测量之前应对全部的测最条件〔设备、环境、方法等)进行仔细的检查、分析。凡是估计有可能产生系统误差的根源,都要尽力消除。例如,所用仪器设备的安放布局要规范、合理,检查仪器零位,正确调整与使用仪器.注意观察并排除环境场的干扰,合理选择基准等等.2修正测量值这是一种常用方法。它是对所用测量仪器设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武汉理工大学钢结构复习完美终极版.doc
- 毒理学基础20131231.doc
- 武汉大学城市地理学 重点整理.doc
- 毒理蛋白质组学.doc
- 毒素----不可以随便排周易兴.doc
- 母树林建设.doc
- 毕业-外文翻译.doc
- 毒鼠强中毒.doc
- 毕业论文手册-孔子和杜威.doc
- 毕业论文之大数定律.doc
- 2025年四川省都江堰市事业单位考试(自然科学专技类C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最新.docx
- 2025年云南省大理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小学教师类D类)强化训练题库推荐.docx
-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综合卷精品附答案.docx
-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检测卷附答案(b卷).docx
- 文案图论mathematical modeling组合与.pptx
- 抽象氧化铝形成奥氏体钢代表了新一类腐蚀爬行启用更高温度恢复器gt2013-94940.pdf
- unit 13过真题-学九级英语全一册单元复习人教版.pdf
- 命名法一般描述具有新功能acpsb-0817.pdf
- 参考综合文案dracula 1.pdf
- 托福口语部分-vive语音元辅音.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