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人为什么爱吃大闸蟹.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人为什么爱吃大闸蟹

中国人为什么爱吃大闸蟹 中国人为什么爱吃大闸蟹 中国人大概是世界上最爱吃蟹的民族,近年来据说仅上海每年就要吃 掉 5 万吨大闸蟹。吃蟹早已是中国饮食文化的象征之一,林语堂在 1935 年出版的《吾国吾民》中说: “但凡世上所有能吃的东西我们 都吃。出于喜好,我们吃螃蟹;如若必要,我们也吃草根。”把螃蟹 列为国人最偏好的代表性食物,所谓 “蟹是美味,人人喜爱,无间南 北,不分雅俗” (梁实秋《雅舍谈吃·蟹》)。近二三十年来,对大闸 蟹的食尚更盛,这种横行的甲壳类生物也被居为奇货,几为当代一景。 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人是不吃螃蟹的,英、德等国这些年苦于河道被大 中华绒螯蟹(大闸蟹的学名)这一外来物种侵占,但当地人任其横行, 并无食蟹的习惯,倒是便宜了那里的华人,在大快朵颐之际也算为民 除害。欧洲人历来不吃蟹,主要是因为基督教传统所形成的饮食习惯, 《圣经旧约·利未记》认为所有用腹部或四足行走的爬物都是“可憎” 而“污秽”的;在伊斯兰教规中,同样禁止吃蟹,中国西北的穆斯林 也禁食,然而身在杭州的回族却入乡随俗,也爱吃蟹。 一种食物是否可吃、是否被视为美食,在不同的文化中千差万别。中 国人推崇的燕窝、鱼翅,在西方人看来并无营养,而东南亚人喜食的 虫卵虽然富含高蛋白,即便是对食物百无禁忌的中国人,只怕也难以 下咽。汉语中惯于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比喻为有勇气尝试新事物, 我们看来的确有必要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人这么爱吃螃 蟹? 时令:食蟹的季节感 关于食蟹,首先值得明确的一点是,它和某种时间节律密切相关。俗 话说:“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这意味着螃蟹是一种时 令性很强的食物。传统上,食蟹是与西风、饮酒、赏菊等意象联系在 一起的,描绘的都是某种秋日景象,一如郁达夫《西溪的晴雨》中所 说:“西北风未起,蟹也不曾肥,我原晓得芦花总还没有白……” 这种关联性由来已久,中山时子主编的《中国饮食文化》在分析食蟹 的诗文时认为,“蟹黄不仅是用来表示美味佳肴,而且还代表了一种 季节感。直到今天,每逢凉爽的西风报告秋天的来临时,北京的市场 上就出现了肥美的河蟹,使那里的美食家们欢喜不已。” 我们当下只会把这些视为一种与换季的景色和美味相关的景象,对古 人来说,这却是一种与自然节律同步的行为。在中国文化中,季节与 食物的对应,原本带有与宇宙变化同步的意味,不同的时间节点要食 用相应的食物。古人没有“反季节蔬菜”,对他们而言,重要的是在 不同的季节食用相应的时令食物,否则将会致病伤神。因而有“药王” 之称的孙思邈在《千金食治》中有“三月三日勿食鸟兽五脏及一切果 菜五辛等物,大吉”这样的记录,他着重指出:冬季十一、十二月食 螃蟹会伤人神气。 按照这种理论,饮食实际上是一种与天地自然规律保持着同步感、顺 应天时、摄取天地之气的行为。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明确提出 “藏气法时”,要“食岁谷”。瞿同祖在《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解 释了这种天人合一的处世哲学:“在古人观念中,春夏是万物滋育生 成的季节,秋冬则是肃杀蛰藏的季节,这是宇宙间永远不易的自然秩 序”,而人的行为须顺应四时,与天道相应,如果发生灾异,那是表 明神灵对人类的行为不快。因此,北齐天保八年(557 年)发生高温 旱灾后,朝廷下令禁止捕蟹。 由此可知,螃蟹作为一种蛰伏洞中、潜藏于水的生物,且是秋季肥壮, 正适合于那一季节的特性,因而蟹肉、蟹黄在中医理论看来一直是属 于“寒性”的,需要佐以生姜、黄酒以拔除其“腥味”及“寒气”。 所谓“七尖八团”(阴历七月吃雄蟹,八月吃雌蟹),这对国人而言几 乎是常识的一部分。与此同时,螃蟹在取食时会为害水稻(元人高德 基《平江纪事》认为“蟹之害稻,自古为然”),所谓“蟹至八月即啖 芒”(孟诜《食疗本草》),此时捕食正好适宜。 不过这也并不绝对,宋人高似孙在《蟹略》中已列出“春蟹”、“夏蟹”、 “秋蟹”、“霜蟹”四类,几乎一年四季都可吃蟹。近代以来的天津菜 尤擅制河、海水产,鱼、虾、蟹菜可达上百种,“且按季取料,适时 推出。……论蟹,有春吃海蟹,秋吃河蟹,冬吃紫蟹之别。”(《中国 饮食史》卷六)对近现代人来说,时令更多意味着新鲜和口感,而不 再与“天道”和“自然节律”相关了。 风土:食物的“南方化” 现在全国最爱吃蟹的无疑是江浙沪一带,即历史上的“江南”,而大 闸蟹最著名的产地昆山阳澄湖和崇明岛,都地处长江三角洲。这两地 的共同特征就是在历史上曾很长一段时期都是水乡泽国,地势洼下。 王建革在《水乡生态与江南水乡》中指出,宋明时期的苏松一带,“由 于河水感潮,在海水与湖水交汇的地方,蟹类非常之多。宋人高似孙 在《蟹略》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