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压和电流回授控制模式介绍
電壓、電流的回授控制模式介紹
現在的高頻開關穩壓電源主要有五種PWM迴授控制模式。電源的輸入電壓、電流等信號在作為取樣控制信號時,大多需經過處理。針對不同的控制模式其處理方式也不同。下面以由VDMOS開關元件構成的穩壓正激型降壓斬波器為例,講述五種PWM反饋控制模式的發展過程、基本工作原理、電路原理示意圖、波形、特點及應用要`氪,以利於選擇應用及仿真建模研究。(1)電壓回授控制模式
電壓回授控制模式是20世紀60年代後期高頻開關穩壓電源剛剛開始發展而採用的一種控制方法。該方法與一些必要的過電流保護電路相結合,至今仍然在工業界被廣泛應用。如圖1(a)所示為Buck降壓截波器的電壓模式控制原理圖。電壓回授控制模式只有一個電壓回授閉迴路,且採用的是脈波寬度調製法,即將經電壓誤差放大器放大的慢變化的直流採樣信號與恆定頻率的三角波上斜坡信號相比較,經脈波寬度調變得到一定寬度的脈衝控制信號,電路的各點波形如圖1(a)所示。各個脈衝的限流保護電路必須另外附加。
圖1電壓模式控制原理圖
電壓回授控制模式的優點如下:
PWM三角波峰值較大,脈波寬度調變時具有較好的抗Noise 邊限。
責任週期調整不受限制。
對於多路輸出電源而言,它們之間的交互調節特性較好。
單一回授電壓閉迴路的設計、調整比較容易。
對輸出負載的變化有較好的響應調整。
電壓回授控制模式的缺點如下:
對輸入電壓的變化動態響應較慢。當輸入電壓突然變小或負載阻抗突然變小時,因為主電路中的輸出電容C及電感L有較大的相移延時作用,(1)輸出電壓的變小也延時滯後,(2)輸出電壓變小的信息還要經過電壓誤差放大器的補償電路延時滯後,才能傳至PWM比較器將脈寬變寬。這兩個延時滯後作用是動態響應慢的主要原因。
補償網絡設計本來就較為複雜,閉迴路增益隨輸入電壓而變化的現象使其更為複雜。
輸出端的LC濾波器給控制迴路增加了雙極點,在補償設計誤差放大器時,需要將主極點低頻衰減,或者增加一個零點進行補償。
在控制磁芯飽和故障狀態方面較為麻煩和複雜
改善及加快電壓模式控制動態響應速度的方法有兩種:
(1)增加電壓誤差放大器的頻寬,以保證其具有一定的高頻增益。但是這樣容易受高頻開關Noise干擾的影響,需要在主電路及回授控制電路上採取措施進行抑制或同相位衰減平滑處理。
(2)採用電壓前饋控制模式。電壓前饋控制模式的原理圖如圖1(b)所示。用輸入電壓對電阻、電容(Rt、Ctt)充電,以產生具有可變化的上斜坡的三角波,並且用它取代傳統電壓回授控制模式中振盪器產生的固定三角波。此時輸入電壓變化能立刻在脈衝寬度的變化上反映出來,因此該方法明顯提高了由輸入電壓的變化引起的動態響應速度。在該方法中對輸入電壓的前饋控制是開迴路控制,而對輸出電壓的控制是閉迴路控制,目的是增加對輸入電壓變化的動態響應速度,故這是一個由開迴路和閉迴路構成的雙迴路控制系統。
圖1電壓模式控制原理圖
(2)峰值電流回授控制模式
峰值電流回授控制模式簡稱峰值電流控制模式,它的概念出現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來源於原邊具有電流保護功能的單端自激式、反激式高頻開關穩壓電源。 20世紀70年代後期才開始從學術上對其進行深人的建模研究。直至20世紀80年代初期,第一批峰值電流控制模式集成電路(UC3842、UC3846)的出現,使得峰值電流控制模式迅速得到了推廣應用,它主要用在了單端及推挽電路方面。近年來,由於大佔空比所必需的同步不失真斜坡補償技術在實現上的難度及抗Noise性能差,峰值電流控制模式面臨著改善性能後的電壓控制模式的挑戰。如圖2所示,將誤差電壓信號UE送至PWM比較器後,並不是像電壓控制模式那樣與由振盪電路產生的固定三角波狀電壓斜坡信號進行比較,而是與一個變化的其峰值代表輸出電感電流峰值的三角狀波形或梯形尖角狀合成波形信號作比較,然後得到PWM脈衝的關斷時刻。因此峰值電流控制模式不是用電壓誤差信號直接控制PWM的脈衝寬度,而是直接控制峰值輸出側的電感電流的大小,然後間接地控制PWM的脈衝寬度。
圖2 峰值電流反饋模式控制原理圖
峰值電流控制模式是一種用固定時鐘開啟、關斷峰值電流的控制方法,這是因為峰值電感電流容易檢測,而且其在邏輯上與平均電感電流大小的變化相一致。但是,峰值電感電流的大小不能與平均電感電流的大小一一對應,因為在佔空比不同的情況下,相同的峰值電感電流的大小可以對應不同的平均電感電流大小。而平均電感電流的大小才是唯一決定輸出電壓大小的因素。在數學上可以證明,將電感電流下斜坡斜率的至少一半以上的斜率加在實際檢測電流的上斜坡上,可以去除不同佔空比對平均電感電流大小的擾動作用,使得所控制的峰值電感電流最後收斂於平均電感電流。因而合成波形信號UΣ要由斜坡補償信號與實際電感電流信號兩部分合成構成。當外加斜坡補償信號的斜率增加到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