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组成与空间分异格局_方创琳.pdf

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组成与空间分异格局_方创琳.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组成与空间分异格局_方创琳

第60卷第5期 地 理 学 报 Vol.60,No.5 2005年9月 ACTAGEOGRAPHICASINICA Sep.,2005 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组成与空间分异格局 方创琳,宋吉涛,张 蔷,李 铭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摘要: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是由不同发育程度、不同等级、不同行政隶属关系、不同成因和 空间区位的城市群,通过各种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知识流有机耦合而成的空间聚合体 和综合集群体。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综合分析,得知世界城市群结构体系正 在形成,城市群间的等级职能正在参与新的国际劳动地域分工进行重组,中国城市群结构体 系由28个大小不同、规模不等、发育程度不一的城市群组成,目前尚处总体发育雏形阶段, 但却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格局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战略支撑点和增长极点,主宰着国家经济 发展的命脉。根据城市群发育程度指数模型计算结果,将中国城市群划分为三个等级,其中 一级城市群包括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和京津冀都市圈3个城市群,二级城 市群包括山东半岛城市群、成都城市群、武汉城市群等11个城市群,三级城市群包括滇中城 市群、天山北坡城市群等14个城市群。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城市群总体发育程度低且差异 很大,这种差异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并呈现出发育的阶段性、总体分布的不平衡性、空 间分异的规律性、内部集聚的异质性和明显的分化性等空间分异特征。在未来的发展中,应 加强对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理论的多维性、规律性和阶段性研究,加强对中国城市群结构体 系形成发育的差异性、异质性和竞争性研究,加强对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的国际化、全球化 与动态监测研究。 关键词:城市群结构体系;构成与发育;等级划分;空间分异特征;中国 1 引言 城市群结构体系是指3个以上不同规模、不同等级和不同发育程度的城市群按照一 定的组合方式通过各种通道有机联系而成的空间聚合体和综合集群体。在城市群结构体 系中,每个城市群作为一个整体,是多个城市和城镇的集合,类似城市体系中的一个 “独立城市”。城市群已成为全新的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基本地域单元,它的 发展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对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 。因此,探 讨城市群结构体系,有助于密切各城市群之间的产业合作、结构互补,有助于为城市群 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寻求良好的产业竞争与合作之路[2] 。 国外关于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研究最早源于20世纪初期。E.Howard最先从组合群体 角度研究城市群结构体系,P.Geddes在 《CitiesinEvolution》 中运用区域综合规划方 法,将城市演化形态归结为城市地区 (CityRegion)—集合城市 (Conurbation)—世界城市 (WorldCity),其中集合城市被看作是城市群结构体系。芬兰E.Saarinen于 1918年提出 [3] 了城市群是有机的生命体的观点 。W.Christaller于 1933年首次将区域内的城市群体系 统化。1939年M.Jefferson对城市群规模体系展开了理论探讨,1942年G.K.Zipf首次将 [4] 万有引力定律引入城市群空间结构体系的分析 。1942年R.Vining从理论上进一步阐明 收稿日期:2005-03-22;修订日期:2005-07-0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 NationalNatural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