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空间集聚、机理及其科学问题.pdf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空间集聚、机理及其科学问题.pdf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空间集聚、机理及其科学问题

第34 卷第12期 地 理 研 究 Vol.34, No.12 2015 年12月 GEOGRAPHICAL RESEARCH December, 2015 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任务和内在要求,其本质是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即不单纯要强调 人的繁荣,还要强调地域的繁荣“。产业西进”和“人口东移”是优化中国城镇化空间格局和形态的战略重点。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空间集聚、机理及其科学问题 1 2 3 4 关兴良 ,魏后凯 ,鲁莎莎 ,邓羽 (1. 全国市长研修学院,北京 100029;2.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732; 3.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4.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摘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对提升城镇化质量和 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统计数据和地理信息技术,论文深刻揭示了中国城 镇化进程中的空间集聚态势及其造成的突出矛盾,从理论视角综合考察了城镇化进程中的空 间集聚形成机理,并简要探讨了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的政策建议。论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 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空间集聚态势十分明显,人口、资源、要素和产业大规模向东部沿海地区集 聚,并在空间上形成了若干个城市和人口密集区。造成这种空间集聚态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自然本底条件和资源禀赋的地带性差异起到基础性作用,国家发展战略的东部偏向以及资源 要素的空间集聚效应是外部条件,而更深层次的基本动力源于区域之间日益拉大的发展差 距。应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与产业向东部地区集聚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但二者 的空间集聚未能协同一致,由此导致两个“不协调”,即人口分布与产业及就业岗位的不协调以 及人口、经济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不协调。这两个“不协调”造成了数以亿计的“两栖” 农民工跨区域迁移、能源与大宗商品的跨区域流动、局部地区资源环境面临巨大压力、不稳定 因素和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等突出问题。要构建高效、均衡、安全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其本质就 是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即不单纯要强调人的繁荣,还要强调地域的繁荣。“产业西进”和“人口 东移”是优化中国城镇化空间格局和形态的战略重点。 关键词:中国城镇化;空间格局;集聚态势;形成机理 DOI: 10.11821/dlyj2015 1 引言 人口和产业的空间集聚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 注。早在 19 世纪末期,西方学者就开始关注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问题。Marshall (1890)是最早关注产业集聚现象的经济学家,他认为产业之所以要集聚的最根本原因在 收稿日期:2015-04-28; 修订日期:2015-09-10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推进城镇化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14ZDA02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 “城镇化质量评估与提升路径研究”;中国科技战略咨询研究 院重大咨询项目 (2015 )。 作者简介:关兴良 (1985-),男,江西吉安人,博士,主要从事区域与城市发展规划研究。 E-mail: guanxingliang@ 126.com。 通讯作者:魏后凯 (1963- ),男,湖南衡南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 从事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资源环境经济研究。E-mail:wei_houkai@263.net。 1-?页 2 地 理 研 究 34 卷 [1] 于追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