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文论_走出去_的若干问题探讨_古风.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文论_走出去_的若干问题探讨_古风

2010 3 () Mar.2010 14 2 Journal of Yangzhou University (Hum anities Social Sciences) Vol.14 No.2 [] “” 古  风等 ( , 22 002)   :我国政府全面实施文化“走出去” 战略以来, 中国文学如何 “走出去” 的问题已经引起了 各方面的 视。前不久, 中国作家代表团前往欧美, 分别举办了中美、 中德和中法文学论坛;中国作家协 会实施了 “中国当代小说百部精品对外译介” 工程;最近,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与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孔 子学院联袂启动了 “中国文学海外传播” 工程。但是, 中国文论 “走出去” 的问题还没有引起学界的充分 关注。诚然, 多年来学界对于域外中国文论研究的成果, 也有 一些介绍、 翻译和研究。但是, 那是从 “域 外汉学研究” 角度进行的, 而始终没有将这 个问题从正面提出来讨论过, 甚至目前几乎还找不到关于这方 面的专题研究论文。 因此, 我们组织了这样一组专题讨论, 将中国文论 “走出去” 的问题首次明确提了出 来, 并就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诸如中国文论 “走出去” 的历史和现状、 方法和路径、 障碍和对策, 以及 话语输出、 对外翻译和经验教训等问题。事实上, 至今只有中国古代文论走出了国门, 而中国现代文论由 于过度的 “西化”, 还没有能力 “走出去”。所以, 我们探讨的范围只是在中国古代文论方面。 由于我们学 力有限, 面对这样一个颇具前沿性的新问题的探讨, 可能会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 欢迎大家批评!我们 的目的只有 一个, 那就是把这 个问题明确地提出来, 请学界同行参与讨论, 共议良策, 真正使中国文论能 够 “走出去”, 从而为中国文论争取国际地位。 :中国文论;走出去;历史与现状;方法与路径 :I 0-03   :A    :1007-7030(2010)02-00 6-13 。 “” , 。 “”, 古 风 、 。 , 。,    “”, “”, , 、 。, 。, , “” , “” 、 ;, , 。 (806), , , 《》、 。, “” 《》、 《》 《》 ?? 。, 《 :2010-01-01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0 BZW004);教育部 大项目 (08JJD7 1074) :古风 (19 7-), 男, 陕西延长人, 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 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 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主要从事中国文艺学和美学研究。 · 6 · 》 《》 。 。 《 , “”。 》 (1916)。 《 , 》、《 ·》、《》 《 《》 《 》 。1926 》, 。 , 《》, , , 1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