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新型工业化增长绩效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_庞瑞芝.pdf

中国新型工业化增长绩效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_庞瑞芝.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新型工业化增长绩效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_庞瑞芝

、 : 庞瑞芝 李 鹏 中国新型工业化增长绩效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 中国新型工业化增长绩效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 庞瑞芝 李 鹏 : 1985—2009 内容提要 本文运用基于松弛的序列方向性距离函数对 年中国省际工业 , 部门的新型工业化增长绩效进行了核算 并着重从区域发展战略与产业结构政策角度分 。 析新型工业化增长绩效的区域分布特征与演变规律 本文发现改革开放之初所推行的区 , 20 域不平衡发展战略在促进东部工业崛起之时显著拉大了沿海与内陆地区的差距 而 世 90 “ ” , 纪 年代以后执行的一系列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在高耗能产业 污染西迁 影响下 并未 。 能有效改观沿海与内陆新型工业化两极分化格局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对东部工业结构的 1998 , 升级优化成功抵御了 年以来重化工业加速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由此彰显了高新技 术产业在未来新型工业化增长模式转型中的重要价值。 : SSL 关键词 工业增长模式 新型工业化增长绩效 指数 区域差异 、 一 引 言 30 , “ ”。 改革开放 余年 中国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被誉为 中国奇迹 然而在日益严苛的资源环 , , 境约束下 学术界更加关注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问题 剖析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是否可持续的文 ( ,2006 ; ,2007 ; ,2007 ; ,2009 )。 献纷至沓来 吴敬琏 林毅夫和苏剑 卫兴华和侯为民 王小鲁等 尽管这 , 类文献的研究视角各异 但对我国当前仍处于依赖要素扩张的粗放式增长阶段的判断几乎是一致 , “ ” 。 的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因此成为我国 十二五 时期经济建设的主线 ( ,2006 ), 对中国这样一个总体上还处于工业化加速阶段的国家而言 陈佳贵等 实体经济仍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主要由工业部门来支撑,因此工业可持续增长几乎成了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代名 。 , 。 20 80 词 换言之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要的就是要转变粗放的工业增长模式 在 世纪 年代以来 , , 中国经济处于转型的长时期内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伴随着地区间的不平衡发展 这种特征又与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