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光形态建成.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物光形态建成

Chapter 7 Plant Photomorphogenensis 在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外界条件(光、温度、重力、水、矿质)中,光的作用是最大的,光对植物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1)光是绿色植物的光合所必需的(提供能量、酶的活化);2)光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以使之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这种依赖光控制细胞分化、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终汇集成组织和器官的建成,称为光形态建成 photomorphogenesis. 或称为光控发育、又称为光范型反应。相反,在暗处生长的植物表现出各种黄化特征,茎细而长,顶端呈钩状弯曲,叶片小而呈黄白色,这种现象称为暗形态建成 skotomorphogenesis. 在光形态建成中,光只是作为一种信号,去激发受体,推动细胞内一系列反应,最终表现为形态结构的变化。光形态建成所需的能量较低,多数反应所需光强比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还低10个数量级。 7.1 植物的光控发育现象 光和种子的休眠与萌发 1907, Kinzel报道,在964个植物种中,672个在光下增强发芽率,14个反应不敏感,258个受抑制。 近来人们分析了142个非栽培品种,107个受促进、3个受抑制、32个不敏感。对于大多数栽培品种,由于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其休眠、萌发对光不敏感。 在光对种子萌发的实验中,最著名的是莴苣种子的萌发实验。 莴苣种子是需光种子,把种子放在暗处吸水12小时后,用660nm红光或730nm远红光照射后,放在暗处观察50小时后的发芽率如下表: 植物生长的调节 暗处生长的幼苗,缺光而成黄色,称黄化苗 etiolated plant,黄化苗生长快而弱。此时若施以光照,则黄化苗会形成叶绿素而变绿,同时幼苗生长 变慢而壮,机械组织发达。这里起作用的光主要是红光和兰光,而远红光作用与黑暗一样,会促进伸长生长。 在实践中可见,密林中光线以远红光为主,因此促进茎的伸长生长。林业上经常用密植的方法得到结节少、高而直的林木。 对分蘖 的调节 红光促进分蘖、远红光抑制分蘖,因此若谷物太密,照到基部的光就主要是远红光,从而减少而控制分蘖。 3. 叶绿体的向光性运动 在藓类、被子植物中、叶绿体的向光运动作用光谱以兰光为主。 对某些兰藻(转板藻)来说,除兰光外,红光也有作用。 4. 花色素苷和其它类黄酮物质的合成 花色素苷合成的作用光谱为红光、远红光和兰光 5. 近似昼夜节律性 6. 光与花诱导 7.2 光受体 三类: 红光-远红光受体(光敏素) 兰光/紫外-A受体 紫外线B区受体 一 光敏素 (一)光敏素的发现 1936 Lewis Flint 发现莴苣种子的萌发受红光的促进,而远红光抑制萌发(表7.1)。 1952,H Borthwick, S Hendricks等发现,在用红光、远红光反复处理时,最后为红光时莴苣种子萌发、而远红光则强烈抑制萌发(表7.1) 。 Butler WL等人首次从黄化苗中检测、分离并初步纯化了光敏素,并证实了其两种形式相互转化的特性。 (二)光敏素的分布 光敏素分布在植物各个器官中,黄化幼苗中含量较高(光可分解光敏素) 在分生组织中光敏素含量较高 在细胞中,光敏素主要分布在膜系统、胞质溶液和细胞核等部位。 (三)光敏素的光化学和生物化学特性 光敏素可在Pr与Pfr之间相互转化 在黄化苗中,光敏素是以红光吸收形式(Pr)存在的,因为光敏素在暗中是以Pr形式合成的,Pr呈兰绿色,在红光下转变为远红光吸收形式(Pfr),Pfr呈黄绿色,后者吸收远红光而转变成Pr Pfr是光敏素的生理活性形式 实验证明,一些反应与植物体内Pfr/Pr的量,或光稳定平衡(Φ):CPfr/C(Pfr+Pr)的量有关。 (四)光敏素的结构 光敏素是由2个相同的二聚体组成,每个单体由脱辅基蛋白和生色团两部分组成 (五)光敏素的类型 目前已鉴定出两种不同的光敏素,PhyI和PhyII,在黄化苗中PhyI比PhyII高9倍,而绿色植株中二者含量相当。PhyI易被光解,而PhyII较稳定。 (六)光敏素由多个PHY基因编码 目前已在拟南芥中发现了5个编码光敏素的基因,分别是PhyA, PhyB, PhyC, PhyC, PhyD, PhyE. PhyA是唯一编码PhyI的基因,受光的负调控, 而PhyB—E共同编码PhyII,为组成性表达, 因此PhyI也称PhyA, PhyII也称PhyB。 (七)光敏素引起的一些反应 植物的避荫性 某些种子的萌发 某些昼夜节律运动 双子叶植物顶端弯钩的打开 花诱导 节间伸长 叶分化与扩大 花色素形成 质体形成 肉质化 **** (八)光敏素调节的反应类型 极低辐照度反应(very low fluence r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