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同步练习04.doc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同步练习04.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同步练习04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习题 1、古代农业的第一个阶段是 A、刀耕火种阶段 B、简单模仿阶段 C、石器锄耕阶段 D、铁犁牛耕阶段 2、下列对我国原始农业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生产工具的发明是原始农业确立的基础 B、农作物种植形成了南稻北粟的割据 C、采集经济是原始农业的基础 D、家禽饲养成为原始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 A、精耕细作 B、男耕女织 C、刀耕火种 D、千耦其耘 4、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水利建设出现一次高潮的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水利技术的进步 C、政治局面的稳定 D、耕作技术的进步 5、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牛耕的推广 B、手工业的发展 C、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D、铁器时代的到来 6、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耕技术基本定型的发明是 A、耦犁 B、曲辕犁 C、翻车 D、筒车 7、“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这则材料是对哪一个水利工程的最高评价 A、春秋时期的芍陂 B、西汉的白渠 C、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D、汉代治理黄河 8、我国古代下列生产工具中,基本上无需使用人力操作的是 A、耧车 B、翻车 C、筒车 D、提花机 9、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革命最早出现在 A、商周时期 B、战国时期 C、春秋末期 D、秦汉时期 10、战国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A、青铜工具与铁农具的并用 B、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C、施肥与灌溉技术的进步 D、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 11、中国的耕犁达到完善阶段的标志是 A、耦犁的出现 B、高山犁的出现 C、曲辕犁的出现 D、铁铧犁的出现 12、中国古代的自然经济: ①是中国传统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②是以满足生产者本身或本经济单位需要进行生产的经济 ③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④带有开放性 A、①③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足”即产品富足 B、带有封建性和落后性 C、生产目的不以市场贸易为主 D、生产的目的首先是满足自我消费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今使乌获、藉蕃(大力士)从后而牵牛尾,尾绝而不从者,逆也。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 ——《 淮南子 · 主术训 》 材料二:春秋时楚相孙叔放在淮河流域修的芍陂,灌溉面积一万多顷;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在崛江流域修的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水工郑国在秦浸渭水系修的郑国渠,灌溉面积达四万顷,使关中平原成为千里沃野。 材料三:“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氢。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 … ” 一一白居易 《 朱陈村 》 请回答: ( l )材料一反映了农业生产技术的什么进步?有什么作用? ( 2 )材料二中提到的都江堰工程为什么能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 ( 3 )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生产方式?它有什么特点? ( 4 )综合以上材料,归纳我国古代农业发展需要哪些条件? 第1课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