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导学案1.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导学案1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导学案1 【学习目标】 1. 了解乡村聚落的特点,理解影响乡村聚落的形成、分布与发展的因素。 2. 了解城市聚落的特点及起源,掌握不同阶段城市发展的特点,不同时期中国城市的发展特点及原因。 3.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自己所居住的聚落,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努力使我们的居住环境越来越美好。 【重点难点】 1. 了解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 2. 归纳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 3. 了解世界、我国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知识链接】 一、乡村聚落及其分布 1.乡村聚落的概念:是农业环境中的居民聚集地。 2.类型 (1)①________:中心集镇、一般集镇。 (2)②________:③________、自然村。 3.特点 (1)规模较④____、功能简单。 (2)居民多从事农、林、牧、副、渔业及与农业相关的生产活动,对土地的依赖程度高,流动性小。 4.影响乡村聚落形成和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⑤________、水源、地形、土壤等。 (2)社会经济因素:战争、行政、⑥________等。 二、城市与城市的形成 1.概念:是达到一定⑦________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聚居地。 2.特点 (1)高度的⑧________。 (2)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3.城市等级划分依据:⑨________________与经济发展状况。 4.形成过程:相对稳定的聚落→⑩________→手工业和商业聚集区→城市。 三、世界城市的发展 1.公元前3000~公元前1500年,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下游平原、印度河平原和?________________,分别诞生了早期的城市。 2.公元前1000年以后:欧洲地中海沿岸出现了规模较大、?________清晰的城市。 3.封建社会:世界城市的发展比较缓慢。 4.工业革命以来:?________迅速增多,?________空前增长,?________规模迅速扩大。 四、中国城市的发展 1.古代城市特点 (1)受?________环境影响大。 (2)地域发展不平衡。 (3)主要沿重要?________分布。 (4)形态结构具有浓重的?________色彩。 2.近代社会:城市呈畸形发展 (1)沿海、沿江地区迅速发展。 (2)广大内地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 (3)设有租界的城市形态布局,功能结构带有强烈的?________色彩。 3.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级城市普遍发展 (1)一方面,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2)小城镇迅速发展,城镇数目增加,城镇人口比重提高。 【学习过程】 一、影响乡村聚落形成和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 乡村聚落的区位 区位优势条件 水源、地形 河、湖、泉附近的向阳高地或台地 有足够的生活和生产用水,防范洪涝灾害的侵袭 气候、地形、水源、土壤 原始采集、渔猎时期,分布在山林、河湖、海滨等地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条件良好,成为天然的“食物仓库” 地形、土壤、水源 农耕社会,选择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条件良好的平原地区 适宜农耕,可获得足够的食物 2.社会因素 战争、行政、传统文化等社会因素也会对乡村聚落的分布产生重大影响。例如,两次世界大战摧毁了许多乡村聚落;一些大型水库工程的建设,使库区的乡村聚落向外迁移;传统的家族观念,导致我国农村形成许多同姓相聚的乡村聚落。 【思维拓展】 乡村聚落以自然景观为主,建筑物低矮,构造简单;城市聚落以人文景观为主,建筑物高大密集,构造复杂。 典例1 读下面甲、乙两幅不同类型的乡村聚落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甲、乙两图的乡村聚落,完成下面的分析过程。 (2)华北平原的乡村聚落形态多如图________所示,而青藏高原上雅鲁藏布江谷地的乡村聚落多如图________所示。 (3)根据以上两题,分析影响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形成的因素。 答案 (1)甲:团状 团 耕作地区的中心或附近 乙:带状 带 居民用水和交通便利且居住区离耕作区较近 (2)甲 乙 (3)自然环境是乡村聚落形成和分布的基础。地形、水源、气温等因素,无不影响乡村聚落的形成、分布与发展。人文环境中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对乡村聚落的分布与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乡村聚落是在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历史条件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来源:学科网] 二、不同地理环境中乡村聚落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地理环境 特点 形态[来源: 成因 分布 平原 规模大,人口多,房屋密集 团状 农耕条件优越,开发历史悠久 平原及湿润盆地内部 丘陵 狭长 带状、串珠状 地形比较平坦,水源充沛 坡麓地区 山区 分散,规模小,具有流动性 分散型 便于生产、生活 山间谷地和盆地 干旱区 规模小而集中 点状、带状 泉水和河流附近 沙漠边缘绿洲 湿润区 规模小而分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