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教案2.doc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教案2.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教案2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教案2 【教学目标】 1.从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构成和建立,体会随着技术进步,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以逐步为人们所监测。 2.基于遥感和GIS监测、分析技术的特点,理解灾前、灾中和灾后监测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3.树立客观面对灾害的基本观点,说明灾害防御的可能性和减灾效果。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让学生了解,虽然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不可避免、不可抗拒的,但充满智慧的人类通过各种先进的科技手段(如RS、GIS、工程和非工程防御等)对灾害进行监测和防御,是可以起到防灾、减灾作用的。[来源:学。科。网] 难点:地理信息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解决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引言导入……P62 一、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1、概念: 2、作用: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估以及提出减灾决策方案 读图3.1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掌握以下内容: ①自然灾害的监测机构,从范围的级别来说有世界级的、国家级的、地方一级的,小至县、乡、镇等各级监测机构。 ②自然灾害的监测系统是从地球外的各种卫星,大气层中的飞机,地面上的雷达、观测站,海上的船只等平台进行监视(这一环节属于遥感),再将数据通过各种接收站传送至专门机构进汇总、分析并提出预测预报(这一环节属于地理信息系统)。 ③自然灾害监测系统应用的范围广泛,对发生在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的一些灾害均可进行检测。如对洪水灾情的监测、植被盖度及病虫害的严重程度的监测等。 3、世界和我国灾害监测系统的发展情况 P63 阅读P63,了解: ①我国海洋环境监测网建立的时间、监测系统组成、监测范围及主要作用。 ②人类主要生活在陆地上,对于海洋相对陌生,沿海地区通常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对海洋环境的监测意义重大。 二、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1、遥感(RS)技术的特点: 2、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军事、生活等各个方面,重点用于水灾、火灾及台风灾害等监测。 图3.2反映了…,从而了解该台风影响和危害的地区范围。体现了遥感动态监测的优势。 图3.3对比了1998年九江段决堤前(左)后(右)的景象。大图的上方河道是长江,左下方的深色水体是鄱阳湖,长江和鄱阳湖之间是九江段堤坝,小图是九江段堤坝的放大图。 阅读 三、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1、信息集成与分析:P65 2、灾害评估与预报: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P65 图3.4旨在说明从灾害信息收集到形成减灾决策过程中,GIS在收集信息、统计分析、结果评价和预报预测三个方面的作用。 3、RS与GIS结合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 说明:RS是数据获取手段(搜集、获取原材料——海量信息),GIS是数据分析手段(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并得出结论,指导防灾减灾工作),这两个工具有机结合,可实施动态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强大功能,从而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 通过案例①,了解到以下内容: ①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可以快速而准确地对受灾面积和范围进行估算和预测,从而为抢险和救援提供了线索和数据。[来源:Zxxk.Com] ②通过案例,让学生认识到GIS在分析和确定灾害的类型、灾害的发生原因及将来的变化趋势等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 四、自然灾害的防御 自然灾害防御……P66 案例②:美国的防洪和日本的防震是世界著名的防灾减灾的成功例子,通过案例学习,让我们了解了密西西比河防洪措施既包括工程性措施(第三点),又包括非工程性防御措施,充分说明了“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 1、 非工程性防御: (1)概念:……P67 (2)“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 阅读,了解:确定1990—2000年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宗旨及具体目标,我国…… (3)我国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发展及成就 ①制定法律法规(如P68),以法律的手段来规范全社会的减灾行动。 ②1998年颁布了……把减灾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整体之中。 ③利用多种媒体通过多种方式……有效增强全民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阅读……P68 2、工程性防御措施[(1)概念: (2)工程性措施的三种方式: 方式 实例 说明:工程性防御措施的三种方式不是孤立、绝对的,例如修建水库,既属于改变地表环境,又提高了抗灾性能。 读图3.7和图3.8,了解以下内容:①我国有多处防护林工程(防扩林工程又称大地绿色工程),属于第一类“改变地表环境”,通常布局在海洋带、北方风沙区、山地水土流失区以及人口稠密的平原区。 ②我国东南沿海的防潮大堤以及防御滑坡泥石流的格栅坝属第二类“阻隔或控制灾害与财产、人口等的直接相遇”类; ③不同库容的水库及抗震系数较高的城市建筑等,都属于第三类“改变财物特性,提高抗灾性能”。 3、“工程性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