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天水市麦积区幅黄土滑坡发育分布特征及其孕灾因素分析.pdfVIP

天水市麦积区幅黄土滑坡发育分布特征及其孕灾因素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质力学学报 No.1 第22卷第1期 V01.22 2016年3月 OFGEOMECHANICSMar.20】6 JOURNAL 文章编号:1006-6616(2016)叭-0025—14 天水市麦积区幅黄土滑坡发育分布 特征及其孕灾因素分析 田 尤1’2,杨为民1,黄晓3,刘 廷1’。, 李 浩1’2,向灵芝4,程小杰1 (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2.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3.河北师范大学}[华学院,石家庄050091; 3.重庆交通大学.重庆400074) 摘 要:基于野外调查和室内资料综合整理,对天水市麦积区幅范围内438处体积 大于1×104m3的黄土滑坡进行了分类统计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麦积区幅内 黄土滑坡具有空间上发育不均衡,时间上多期活动的特点,表现为区域上黄土滑坡 分布不均匀,各区域滑坡体平均厚度差异大,滑坡多沿沟谷呈不对称带状分布,滑 坡多发育在坡度为15。—30。斜坡上等。受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等环境 地质条件控制,幅内滑坡主要是因地震和降雨诱发形成。 关键词:麦积区幅;黄土滑坡;分类;分布特征;诱发因素 中图分类号:P642.22 文献标识码:A 麦积区图幅位于甘肃省东南天水市,行政区域涉及麦积区、清水县,部分涉及秦州区。 700”,北纬34。30’00”—34040’00”,面积440km2。 图幅地理坐标:东经105。45’00”一106。00 天水市及周边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环境差,尤以黄土滑坡灾害最为多发。近年来,随着黄土 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黄土滑坡灾害发生频率呈明显增加趋势,严重威胁着当地人民的生命 财产安全。自吴玮江等[1]对甘肃省东部滑坡基本规律进行研究以来,国内学者在黄土滑坡 的分类、诱发因素、形成机理和演化模式等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i叫,积极推进了黄土滑坡 的研究进程。与此同时,许多学者还开展了天水市灾害现状和防治对策的研究,并在其基础 上分析了天水市所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1¨15j,对黄土高原区滑坡 的防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以往成果多集中于区域黄土滑坡的发育规律或单体黄土滑坡形成 机理研究,而较少涉及秦岭北麓天水市麦积区黄土滑坡发育分布特征和孕灾因素的研究。本 文基于麦积区幅内黄土滑坡的野外详细调查和测绘,以天水市麦积区幅为例,分析了黄土滑 坡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孕灾因素,以期为黄土滑坡的防治预警、城市和新农村建设规划、重 收稿13期:2015-04—15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天水段地震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项目(12120114035601) @163.con 地质力学学报 2016 大工程选址等提供技术支撑。 1 研究区地质背景 麦积区幅地处陇西黄土高原,南邻西秦岭山区,属渭河流域。地势上整体呈西高东低, 最高点位于区内西南鸡木塄坎附近,海拔1923m;最低点位于区内渭河东缘最下游,海拔 1061 m,相对高差862m。区内按岩土体性质可划分为黄土区和基岩区。其中黄土区地形坡 度变化较大,坡顶至坡脚相对高差100~400m:基岩区坡度多在30。以上,相对高差200— 500 113。区内山脉走向以北西西向、北东向、近南北向为主,是渭河及其支流的分水岭,地 貌上发育黄土塬、梁、峁、冲沟。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第四系、新近系、古近系、下古生界牛头河群。第四系出露岩性主 要为Q。河流堆积物、泥石流堆积物、滑坡堆积物、残坡积物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