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五《在梦的远方》教学参考资料素材 长春版
《在梦的远方》
文本解读
一、整体感知
写“梦”的散文很多,或奇情幻象,或浮光掠影,或借此寄兴,或赋予象征。林清玄的这篇文章却“别是一般滋味”在其中。文章以时间为顺序,以回忆为线索,以母爱为主旨。从出生后的体弱多病;到幼时的多灾多难,险象环生;到年少时的性格孤僻;以及长大成人后“离家愈来愈远”。作者巧妙地将“我”的回忆和母亲的回忆相互交错,在“我”的娓娓道来中穿插母亲的深情回忆。“我”的回忆充满了为人子的感激与怀念,母亲的回忆盈溢着为人母的牵挂与深爱。
文章中,母亲呈现给我们的形象是背着幼小的“我”寻医问药的背影;跑近十里路救儿性命的动作;是为儿子死里逃生“流下泪”来的表情;到处求方抓药的焦灼心情;是对“我”无微不至照顾乃至偏袒的举动;因“我”个性孤僻而不安的忧虑;更是儿子离家后无尽的牵挂与期待,鼓励他寻求梦想的话语……作者笔下的母亲,正是中国千千万万母亲的代表,她们的心永远记挂在孩子的身上,她们奉献的那样彻底,又是那样理所当然,心甘情愿。
作者尤其善于捕捉和表现母亲的内心世界,在阅读中切不可忽略这些情节和词语,如“期望大概只有一个,就是祈求我的健康”,“母亲急得满眼泪”,“还心有余悸”,“感谢得流下泪来”,“那时代的妈妈,是从来不会想到自己的苦”,“母亲的担心没有太久”,“母亲反而担心”,“总是唯恐我在外地受苦”,“依在车站的栏杆向我挥手”等等,这些细节,正是母爱的写照——无私的付出,无尽的牵挂,无微不至的关爱。
文章结尾通过母亲口中的童话故事为我们昭示了一个普遍而深刻的道理。故事里的两个小人物——阿土和阿呆,分别代表着两种人生态度。一种是目光短浅,懒于实践而消极退让,另一种则是目光远大,勇于坚持而积极进取。面对同一个遥远的梦,也可以说是缥缈的理想,“只要坚持,就可能实现”。
而作者写童话的真正目的是怀念慈爱的母亲,感激她的深深教诲。母亲的爱铭刻在作者心中,鼓励着他追求人生,达到梦的彼岸。因此,他自豪地说:“光是这一点,使我后来成为作家。”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母亲的伟大。
二、问题探究
1.关于对“梦的远方”的理解。
梦的远方到底是什么?一种理解认为是“理想”,是自己执著的目标与愿望。作者用阿呆与阿土的故事就是告诉我们在梦的远方启程,坚持航行下去,总有一天会掘出自己的“黄金”。
另一种理解认为,既然“在梦的远方”是文章的标题,那么就不该是针对文章的某一部分。文章的主题不是坚持理想,而是赞颂母爱,所以标题中的“梦”是指自己的理想,而那梦的远方应是那份深挚的母爱。因为母亲守护了“我”的生命,守护“我”的心灵,更重要的是母亲用这则童话鼓励“我”:“有很多梦是遥不可及的,但只要坚持,就可能实现。”这纯朴的语言、深刻的思想,正是“这一世我觉得没有白来”的根本原因。这样才能使这个故事与前文形成一体,才能把母爱诠释得更加伟大而感人。
2.关于日本童话在文中的作用。
日本童话在文中起到升华母爱内涵的作用。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向读者昭示:母爱是生活无微不至的体贴和关心。而这个日本童话却让读者感受到母亲对儿子精神的影响与关切。尽管她只是“和一般乡村妇女没有两样”的母亲,但是她却用朴质的语言让儿子懂得了“梦的真谛”。克雷洛夫有段名言:“现实在此岸,理想在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要从现实的此岸,到达理想的彼岸,重在行动,阿呆不是为见到白茶花“等待了一年又一年吗”?所以贵在坚持。作者正是凭着母亲对他的这些教育,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作家”。我们说为孩子指明人生真谛的母爱才是最伟大的母爱!而作为母亲,那选择在阿土看来不切实际梦想的阿呆,不正是她自己吗?她就像阿呆一样守望着“我”,守护着“我”最终成为作家,实现了她辛苦追求的梦。
在理解童话的作用时,必须从文章整体出发,把握文章主旨,才不至于断章取义。
思考与讨论
一、你认为文中所写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母亲?怎样理解“这一世我觉得没有白来,因为会见了母亲”?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从所叙事件中,感知母亲的形象;并通过分析关键语句的含义,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文选取了许多小事来写母亲,看似罗列生活琐事,实则笔端凝重,饱含深情。通过这些小事,写出了一位母亲伟大的爱。那爱是无法丈量和计算的,那爱又是无处不在的。“这一世我觉得没有白来,因为会见了母亲”,表现出作者对母亲的由衷的感谢。(参考“整体感知”部分内容)
二、仔细研读课文,谈一谈“在梦的远方”到底指什么?你的“梦的远方”又是什么?
此题主要让学生通过解题,把握文章的主旨。学生争论中不必统一答案,但应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
“梦的远方”指的是深挚的母爱;也可理解为理想,目标。(分析详见问题探究1)
三、课文是一篇记人的散文。写人,关键要写出人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貌。作者在文章的前一部分用大量笔墨,细致地描写了母亲对“我”从小到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年秋季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i u ü 3教案 教科版.doc
- (2017年秋季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a o e i u ü课件1 西师大版.ppt
- (2017年秋季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ei en eng课件1 西师大版.ppt
- (2017年秋季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b p m f d t n l课件1 西师大版.ppt
- (2017年秋季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ie üe er教案 鄂教版.doc
- (2017年秋季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j q x 3教案 教科版.doc
- (2017年秋季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ie üe er教案2 长春版.doc
- (2017年秋季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ao ai an ang课件2 西师大版.ppt
- (2017年秋季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y w教案1 长春版.doc
- (2017年秋季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y w教案2 长春版.doc
- (2017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专项复习(三)标点符号与病句习题 新人教版.doc
- (2017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六《木兰诗》课本剧素材 长春版.doc
- (2017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专项复习(六)文言文基础训练习题 新人教版.doc
- (2017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十一《用耳朵阅读》赏析素材 长春版.doc
- (2017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十一《用耳朵阅读》阅读训练 长春版.doc
- (2017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十七《会唱歌的火炉》阅读练习 长春版.doc
- (2017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十二《最后一课》课本剧素材 长春版.doc
- (2017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十九《不会叫的狗》教学参考 长春版.doc
- (2017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十二《最后一课》学习要点素材 长春版.doc
- (2017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十五《一窠八哥的谜》阅读练习 长春版.doc
最近下载
- 生物_学习使用显微镜_课件.pptx VIP
- 2025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英语真题试卷(附听力音频)含答案.docx VIP
- 外研版英语四年级下册 阅读理解.doc VIP
- 2022年苏北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招聘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春季开学典礼新闻稿——少年无畏凌云志,扶摇直上入云苍.docx VIP
- 氯及其化合物.ppt VIP
- RB3701AD_rev0.8-晶准-恒佳盛一级代理.pdf VIP
- 2025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专业实务道路运输安全》模拟卷.docx VIP
- 四年级下册英语习题阅读理解外研版.ppt VIP
- 22G101 三维彩色立体图集.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