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酝酿中的变革》课件 05.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酝酿中的变革》课件 05

* * * * * * * * * * * * * * * * * * * 栏目导引 新知初探 思维启动 要点探究轻巧突破 知能演练 轻松闯关 经典示例技法荟萃 专题九 戊戌变法 专题九 戊戌变法 专题九 戊戌变法 情境导入 “变”与“杀”的对决: 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 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 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 几个读书人呼号: “变亦变,不变亦变”……“改?!” 一个苍老的声音,幽幽的,却也带点犹豫…… “杀!!”…… 专题九 戊戌变法 ·为什么说“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中的“多事”主要指的是哪些事?“几个读书人”代表了哪些阶层的利益?他们的主要主张有哪些?为什么他们提出要“变”? ·“一个苍老的声音”指的是哪些人的声音?他们为什么对“改”表现出了“犹豫”?一个“杀”字能说明哪些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对《戊戌变法》的学习。 专题九 戊戌变法 一 酝酿中的变革 专题九 戊戌变法 新知初探思维启动 课程标准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梁等维新人物的政治主张,了解“公车上书”。 一、大势所趋 1.世界潮流:变革旧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1)经济:欧美列强先后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开始向___________过渡。 (2)政治: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 ①英国议会改革使更多民众获得选举权和参政权。 ②19世纪中期开始,英美等国建立文官制度。 2.中华民族危机严重 (1)《_________》加速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2)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电气时代 马关条约 3.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1)原因 ①以“______”、“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兴起。 ②有识之士发出了“实业救国”的呼声。 (2)表现:19世纪末期得到初步发展。 (3)影响 ①中国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②中国资产阶级成为维新变法运动的阶级基础。 自强 二、新思想的演进 1.近代开眼看世界 (1)人物:_________、魏源。 (2)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3)评价:迈出了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步。 2.洋务运动的兴起 (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 (2)口号:“自强”、“求富”。 (3)评价 ①试图通过单纯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挽救危机。 ②使中国在________的道路上迈出了较大的一步。 ③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林则徐 近代化 3.早期的维新思想 (1)人物:冯桂芬、王韬、_________等。 (2)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 (3)评价 ①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实践。 ②对维新变法运动起到一定的思想先导作用。 4.维新思想的发展 (1)原因:19世纪末,__________的加深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郑观应 民族危机 (2)主要代表人物及共同思想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代表作 《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____________》 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和亚当·斯密的《原富》等著作 思想 借孔子的权威宣传西方的政治学说 简述变法图存的道理,宣扬“民权论” 介绍西方_______和资产阶级经济学说 特点 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_________相结合 民权思想动摇了君主专制的神圣性和永恒性 借西方思想来解释维新变法 影响 在晚清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梁启超称之为“火山大喷火” 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为维新变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康有为称他为“中国西学第一人” 维新思想 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进行维新变法 变法通议 进化论 儒家思想 5.维新派与顽固势力的论战 (1)内容:要不要实行维新变法,要不要改封建专制制度为__________制度,要不要改革封建的教育制度。 (2)实质:是一场维新与守旧、变法与反变法的争论,是中国新兴的资产阶级与没落的封建地主阶级在思想上的首次交锋。 (3)影响:进一步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思想,为下一步的政治斗争做了舆论准备和思想先导。 君主立宪 三、士人干政 1.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民族危机加深。 2.表现 (1)1895年,康有为发起“___________”。 (2)创办学会、报纸、学堂。 ①康有为、梁启超等在北京创办《中外纪闻》,成立强学会。 ②时务学堂、南学会等纷纷成立。 (3)1898年,康有为成立_________。 ①地点:北京。 ②口号:“保国、保种、保教”。 ③影响:预示着戊戌维新高潮即将来临。 公车上书 保国会 名师点拨:19世纪末的中国,已经具备了推行维新变法运动的基础,亡国灭种的危急形势迫使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寻找新的救国救民道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