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鸦片战争》教案2
《鸦片战争》教案2
【】
2、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
3、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
美国纽约林则徐广场铜像让学生猜测中国的禁毒英雄铜像怎么安放在美国?国际禁毒是哪一天?
(二)学习新课
第一部分:《走进历史》
学生观看视频《虎门销烟》,引导学生根据视频归纳出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和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史实。
阅读课本,找出书中所包含的列强侵华史实,并请学生概述。
一、列强侵华的史实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1、英国的鸦片贸易:林则徐虎门销烟。
2、鸦片战争(1840--1842、英国) :林则徐、关天培等爱国将领抗英。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展示关天培和三元里人民抗英图片)。
3、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签定《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指导学生巧记内容:
《天津条约》:公开行贿(“公”是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开”是开十埠;
“行”是列强取得了在中国内河自由航行的特权;“贿”是赔款。)
《北京条约》:天天赔酒(“天”是指《天津条约》;“天”是指增开天津为商埠;“赔”是指赔款;“酒”是指英国割占九龙司)。
4、沙俄掠走中国大片领土。(利用地图了解)
突出体现林则徐的反侵略的爱国精神.:方式主要是通过学生展示他们所搜集到的林则徐事迹、名言及书法来体会。
第二部分: 《探究历史》
合作探究一:
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
步骤一:学生辩论
正方:没有虎门销烟,也就没有鸦片战争。
反方:没有虎门销烟,也必将爆发鸦片战争。
步骤二:老师引导学生根据以下材料讨论分析并回答
材料1:中国禁烟运动 “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材料2:“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指中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 ——《义律致巴麦尊私人机密件》
材料3: “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
2、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
合作探究二:
鸦片战争前,中国在政治、经济上都是一个完全的封建国家,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出现了什么变化?
步骤一:学生展示自己的调查报告。老师点评,肯定学生的努力,提出希望。
步骤二:老师引导学生根据《南京条约》的内容来分析其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分析:割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赔款:增加人民负担,激化社会矛盾。
开埠:破坏了中国贸易主权,便利西方列强经济侵略;
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关税协定: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便利西方对华倾销商品。
《南京条约》附件: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的司法主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设租界。
得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活学活用:
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能在近代历史上“庇护”在华的“流氓”所依据的是:
A、片面最惠国待遇 B、领事裁判权
C、协定关税 D、永久居住权
步骤一:通过阅读两则材料来对比中英双方对彼此的认识.
中国看英国:“学生以羊牛肉磨粉为粮食,食之不易消化,大便不通立死。每日食后,以此为通畅圣药。大西洋距中国十万里,亦惟茶叶是急,英吉利较近,皆不能离此。” ——琦善(直隶总督,钦差大臣)
英国看中国:“清帝国好比是一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在过去一百五十多年中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一班幸运、能干而警觉的军官们的支撑,而它胜过其邻船的地方只在于它的体积和外表。但是, 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挥,那就不会再有纪律和安全了。”
分析得出: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不仅盲目自大,而且对西方一无所知,思想愚昧,而西方对中国则有着清楚的认识。
步骤二:学生观察中英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比较图片,填写下表: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比 较 国内(中国) 国际(英国) 政 治 经 济 军 事 外 交 综合国力
主观原因:
中国战败的原因 客观原因:
根本原因:
合作探究四:英国为何要再燃战火,发动第二次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