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工业微生物育种诱变剂.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工业微生物育种诱变剂1物理诱变剂的总类:物理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包括紫外线、X射线、r射线。快中子。微波,超声波、电磁波、激光射线和宇宙线等。(X射线、r射线属于电离辐射,紫外线属于非电离辐射)2物理诱变剂对微生物的影响实质:由高能辐射导致生物系统损伤,继而发生遗传变异的一系列复杂的连锁反应过程。3辐射作用的时相阶段:物理阶段——直接作用DNA或作用于水物理化学阶段——激发和电离DNA分子或激发电离水分子化学阶段——产生生物自由基生物学阶段——分子发生变化,变异或死亡4细菌中紫外线对DNA的影响:促使G:CA:T的转换; DNA链断裂,单链或双链;嘧啶或嘌呤被氧化脱去氨基;碱基分子结构中碳与碳之间的链断裂形成开环现象;辐射击中单个核苷酸后,使碱基或磷酸酯游离出来;交联作用5辐射引起的生物学效应的影响因素:微生物的遗传背景;微生物的生理状态;可见光;细胞水分;温度;空气或氧气。6紫外线的诱变机理及原因?机理:(1)DNA与蛋白质交联(2)胞嘧啶与尿嘧啶之间的水合作用(3)DNA链断裂,形成嘧啶二聚体原因:形成嘧啶二聚体7DNA损伤修复中光修复与暗修复的主要机理? 光修复:嘧啶二聚体被一种光激活酶结合形成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在可见光下由于光激活酶获得光能而发生解离,从而使二聚体重新分解成单体。暗修复:嘧啶二聚体的5’端限制性内切酶和外切酶的作用下,造成单链断裂,接着在外切核酸酶的作用下,切除嘧啶二聚体。然后再DNA聚合酶Ⅰ、Ⅲ的作用下,并以另一条完整的单链做模板合成正确的碱基对序列,最后由连接酶完成双链结构。8紫外线有效波长(诱变)范围是:200~300nm9紫外线的剂量以什么计算? 绝对剂量:erg/mm2;相对剂量:照射时间、杀菌率表示10紫外线诱变的步骤方法(以及应用,包括如何计数、致死率的计算)步骤: (1)出发菌株的选择将细菌斜面培养至对数期,霉菌或放线菌培养至孢子刚成熟(2)前培养培养基中可添加咖啡碱或异烟肼等抗修复物质。将菌体培养至最佳状态(对数期)。(3)制备菌悬液离心去除培养基,用生理盐水制备菌悬液,要求菌体浓度108,107, 106 mL-1等(4)紫外线照射 紫外灯预热20min;避免光修复。(5)后培养将照射完毕的菌悬液加入到适合于正突变体增殖的培养基中,在适宜温度下培养1.5-2h。(6)稀释涂皿 后培养结束后,从中取一定量培养物,经不同稀释,涂皿,并且以未经紫外线照射过的菌悬液做对照皿,培养后,挑取菌落,以待筛选。11化学诱变剂的概念:一类能够对DNA起作用、引起遗传变异的化学物质。12以5-BU为例,详述碱基类似物的诱变机理:(见书43页)答:诱变作用是取代核酸分子中碱基的位置,再通过DNA的复制,引起突变,因此,也叫掺入诱变剂。争产掺入错误复制碱基对———— BU掺入————_错配——————突变AT AT,ABU(酮式) AT,GBU(烯醇式) GC2)错误掺入正常复制碱基对————BU掺入————错配——————突变GC GC,GBU(烯醇式) GC,ABU(酮式) AT13烷化剂的诱变机制:答:烷化剂主要是通过烷化基团使DNA分子上的碱基及磷酸部分烷化,DNA复制时导致碱基配对错误而引起突变。烷化剂也能造成磷酸和核糖之间的共价键断裂,而造成突变。 14烷化剂的使用为什么要溶解在缓冲液中?答:溶液烷化剂的性质比较活泼,不太稳定,在水溶液中容易发生分解。它们大部分半衰期很短,其长短与温度、溶液pH关系很大。因此,化学诱变剂要现用现配还要避光。配制烷化剂时,要采用合适的出缓冲液。15常用烷化剂亚硝基胍(NTG)的处理方法:答:取新鲜斜面,用一定pH值的磷酸缓冲液或Tri缓冲液洗制成菌悬液。②NTG母液:配制需加助溶剂甲酰胺或丙酮少许,然后加缓冲液,其比例为缓冲液:NTG丙酮溶液=9:1,一般配置母液浓度为1mg/ml;使用时取母液0.2ml,加菌悬液1.8ml,NTG终浓度为100ug/ ml。③将以上菌悬液和NTG溶液盛于一试管内,把该菌放在生长适宜的温度下保温处理若干时间,一般细菌20-60min,孢子90-120 min④终止反应:在低温下进行离心洗涤,除去药液,加无菌水使沉淀悬浮并作成一定稀释度,分离于平皿。16以亚硝酸为例详述脱氨剂的作用机制:答:脱去碱基中的氨基变成酮基,引起转换而发生变异。AH, CU, GX, A:TG:C和 G:CA:T亚硝酸的诱变也可以发生回复突变。要硝酸除了脱氨基作用外,还可引起DNA交联作用,阻碍双链分开,影响DNA复制,从而导致突变。NaNO2+H+HNO2+Na+;2HNO2N2O3+N2O;N2O3NO+NO217羟化剂的诱变机制:答:当羟胺浓度为0.1~1.0mol/L p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