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教案
一、课内双基
1.下面加点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瞩目(shǔ) 易帜(zhì) 追逐(zhú)
B.沼泽(zhāo) 纳粹(cuì) 撰写(zhuàn)
C.步履(lǚ) 复原(fù) 废墟(xū)
D.长廊(lánɡ) 窒息(zhì) 祷告(tāo)
【答案】 C(A项瞩:zhǔ,B项沼:zhǎo,D项祷:dǎ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序幕 掩映 装修 心智健全
B.陈迹 管治 易帜 终生难忘
C.终结 废墟 隐秘 表情茫然
D.窒息 退役 紫荆 惊俱万分
【答案】 D(惊惧万分)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语义明确的一句是( )
A.“千金易得,一将难求”,我们既要重视对引进人才的使用,也要切实提高原有科技骨干的待遇,充分调动他们钻研业务的积极性。
B.机关考勤制度改革后,“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现象不见了,全勤的人数骤然增多,出勤率较三个月前有很大增加。
C.四方台光滑突兀,陡峭高矗,就像一口大棺材。听老人们说,四方台从来就没有人能上去过,上去的人从来就没有能活着回来的。
D.继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后,本市的高中课程改革也将提上日程,改革的大趋势是压缩必修课,增设选修课,实行模块教学。
【答案】 D(A项句意不明确。“他们”可以理解为“原有科技骨干”,也可以理解为“引进人才”,还可以理解为二者全包括。B项“出勤率有很大增加”搭配不当。C项不合逻辑。)
阅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完成4~5题。
4.怎样理解这篇新闻的标题?下面解说最恰当的是( )
A.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有事情是众所周知的,没有新鲜的内容了,所以说“没有新闻”。但作者却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否则,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B.作者熟知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事情,所以说对自己来说“没有什么新闻”,但其他没到过这里的人并不知道奥斯维辛,有必要让人们了解这里发生的可怕的事情。
C.奥斯维辛的现在是一个充满阳光,人们过着幸福生活的城市,没有二战期间作为集中营时可怕的事情发生,所以“没有什么新闻”。
D.“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个新闻标题融入作者愤怒的感情,使作者不愿把更多可供报道的新闻报道给人们。
【答案】 A
5.对这篇新闻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尾遥相呼应,突出文章的主题,也显得文章浑然一体。
B.本文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
C.在写集中营的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和绞刑室时,渲染了阴森恐怖的环境气氛,使人读了心里也随着紧张起来。
D.本文用了一连串的否定句,像一条线串起全篇文章,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同时把奥斯维辛这个被纳粹颠倒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
【答案】 C
6.下面有关两篇新闻的分析比较,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两文的标题都非常新颖突出,含有深刻的意义,同时也蕴含着作者的情感。
B.两文都由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组成,在结构上两文都由导语和主体构成。同样,第一段都是导语。
C.两文都短小精悍,语言简练,概括性很强。
D.《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打破客观报道的传统,直接叙述自己的感受,抒发情感,《别了,“不列颠尼亚”》中作者作为旁观者,在叙述事实的同时,渗透着自己的感情。
【答案】 B
二、语段精读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7~10题。
他们表情木然。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参观者被带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去看一眼,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7.句中加点的“他们”指什么人?他们为什么表情木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他们”指奥斯维辛集中营长廊两边墙上贴着的照片上的囚徒们。他们饱受摧残,痛苦和失望使他们不知所措,所以表情木然。
8.“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突出“温和”“微笑”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