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碳酸盐岩的层序地层学研究
Wolgang Schlager (摘自《TheLeadingEdge》,刘社平、李明杰译)
在给TLE 杂志地质专栏的首篇投稿中,J.M.Mulholland 总结道:“层序地
层学„„是每位勘探学家必须掌握的一种工具”。笔者同意这种观点。事实上,
层序地层学在勘探和开发中已不仅仅是一个通用工具。对于应用地球科学,在许
多方面它还是一种重要的模型。
多数应用地球科学的基本任务是预测地下沉积岩层的产状和性质。根据最初
的原则正演模拟已不能有效地完成这个(基本)任务,因为非线性动力学沉积体
系太复杂。然而,当原理知识同未知地层的遥测成像(如地震剖面)结合在一起
时,预测(能力)可得到极大改善。层序地层学确实依赖于对原理的理解和对遥
测成像的限定,其概念根植于沉积地质学最初的原理。确定层序所必需的许多信
息来源于地震资料(当然也可以从露头和井孔中获得)。
除了对早期的硅质碎屑岩讨论以外,对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的讨论也是有用
的,因为这样可以唤起对沉积倾向性的理解。所有的沉积体系都记录了相同的基
本过程的影响,但它们的记录又各有所侧重,正像一份报纸对某天的事件的报道
会带有编辑人员的倾向性一样。报纸的读者应该意识到文章的倾向性;同样,地
质学家也应该了解沉积体系在记录海平面变化、气候或其它环境因素中的倾向
性。
碳酸盐建造
沉积物来源是将硅质碎屑和碳酸盐分离的一方面。硅质碎屑物来自陆块的侵
蚀;碳酸盐沉积物是由海洋溶解物凝析而来的,生物极大地控制着这个沉积过程。
最著名的碳酸盐建造是热带地区的生物礁和台地(发生在赤道两侧纬度大约30
〬以内的地带)。
然而,在过去的10 年里,研究人员对另两种碳酸盐生成体系也进行了大量
的研究。这两种碳酸盐生成体系是:冷水碳酸盐(形成于低温的极地地区,表现
为介壳碎屑堆积,而无生物礁和细泥沉积)和“泥丘”碳酸盐(一般出现于波基
面以下的深水区域,主要由细粒碳酸盐组成)。“泥”这种物质中的大部分是很
难沉淀的,因此,泥这个词在薄剖面中是指外表似泥的物质,实际上是一种误称。
3 种建造依赖于不同的生成机制,因此对层序结构的许多特征也产生了影
响。热带建造的沉淀作用绝大部分是光合作用的副产品,这会把生成带局限在阳
光透过的水体部分,大约是靠上部的100m。热带地区产生的碳酸盐是最丰富的,
且该带的碳酸盐控制了地质记录。在冷水体系中,由日光产生的有机体的沉淀作
用比不上由养料供应产生的影响,因而,其生成带可扩至200m 以上。在泥丘中
生成的大多数碳酸盐是由蓝藻和其它微生物沉淀而来的,它也很少依赖于日光,
可以在水深400m 以上的环境中产生。
碳酸盐岩的层序地层学特征
从滨岸到盆地的碳酸盐岩剖面比硅质碎屑岩更多变。碳酸盐岩缓坡表现为一
个缓慢向海方向倾斜(倾角为1 或1 )的面,可向下变为陆架坡折和向海端
的斜坡。在此系列的另一端是镶边台地。它们的边缘被生物礁或早期成岩的阻挡
波浪、从剖面上看非常平缓、常常稍微下凹的保护台地泻湖的沙滩所围护。
观察从滨岸到盆地的横剖面可看出,碳酸盐岩显示为进积、退积和下超模式,
大体上与碎屑岩相当。对碳酸盐岩的3 个基本体系域的定义可以参照硅质碎屑岩
进行。低水位体系域具有比早期基准剖面还要低的陆架顶面。海进体系域则上升
到基准剖面的陆架面以上,而且它的岩相带向陆方向退却。高水位体系域也到达
基准剖面的陆架面以上,其岩相带为向海方向进积。
碳酸盐聚集的几何形态由两个速率控制,这两个速率都涉及到体积随时间的
变化。我们把A 称为可容空间,并把它定义为沉积作用可利用的空间,把在沉积
环境下的碳酸盐有机体生长所产生的沉积物的体积称为G。
碳酸盐聚集的几何形态特征受上述两个体积随时间的变化速率的影响:
dA/dt (或A’)为形成(产生)可容空间的速率;dG/dt (或G’)为碳酸盐生
长和产生的速率。一般碳酸盐台地的边缘比其内部产生更多的沉积物。因此,区
分开台地边缘生长速率G’r 和台地内部生长速率G’p 是有益的。图示出了最重
要的生物礁和碳酸盐台地聚集的几何形态,借助于A’和G’来表示它们的特征,
并把它们与体系域术语联系起来。
海进和海退取决于产生可容空间的速率和碳酸盐生长速率之间的平衡。而陆
架面的下超,也就是低水位体系域的形成不依赖于沉积物的供应。下超只是要求
可容空间的反向变化,因此指示了海平面的相对下降。反之,只有当某人确信碳
酸盐产生量的变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