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
吸引和亲密:喜欢他人和爱他人
引言
1、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强烈的归属需
要,一种与他人建立持续而亲密的
关系的需要。
社会吸引的力量
对我们的祖先而言
对男人和女人而言
对孩子和教育者而言
对世界各地的人而言
对被流放、坐牢或者被单独监禁的人而言
对失恋、丧偶或者旅居异乡的人而言
对死亡而言
2、被排斥是一种创伤
人们对排斥的反映常常是抑郁、焦虑、
感到情感被伤害并努力修复关系,以
致最后陷入孤僻。
即使在虚拟世界,被一个永远不可能
见面的人拒绝,也会引起挫折感。
暴力产生的原因:
暴躁的脾气+社会排斥
马加爵事件
主要内容
第一节 什么造就了友谊和吸引?
第二节 什么是爱情?
第三节 哪些因素促进了亲密关系?
第四节 亲密关系是如何结束的?
一、什么造就了友谊和吸引?
1. 接近性
2. 外表吸引力
3. 相似性与互补性
4. 被喜欢的感觉
5. 关系中的回报
1、接近性
如果可以经常在一起,我们几乎可以爱上
任何一个与自己大致相同的人格特征并且
会回报我们感情的人。
原因1:易得性
原因2 :对相互交往的预期
原因3:预期的喜欢
1、接近性
(1)大多数攻击和谋杀都发生在住得很近的人
们中间,但接近性更容易产生喜欢
(2 )社会学家已证实,大多数人的婚姻对象是
那些和他们居住在相同小区或者在同一个
公司或单位,或曾在同一个班上过课的人。
(3 )相互交往:地理距离并不是关键,功能性
距离人们的生活轨迹相交的频率才是关键。
(4 )对相互交往的预期可以引发喜欢。
(5 )曝光效应:熟悉能引起喜欢。
人们偏爱那些出现频率高的东西
法国学生最不喜欢字母 “W ”
日本学生喜欢与自己生日对应的数字
访谈阶段 面试阶段
访谈老师 员工 面试考官 员工
A A
面试偏差 B B
李老师 C C
D D
E E
F F
李老师
G 隆老师 G
H 周老师 H
谢老师
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