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前进矿井探放水设计(修改)
前进矿井探水设计方案
一、基本情况:
前进井田范围内老窑开采历史悠久,再加上小煤窑呈星状开发,致使地表发生了严重的破坏,一到雨季地表水沿裂隙而渗入矿井和采区。为了矿井的安全生产,防止局部突水事故的发生,特制定如下探水设计。
二、探钻设备、钻孔设计及要求:
1、探钻设备:使用探水专用设备。
2、钻孔设计:
(1)、采区工作面第一分层掘进探钻设计如下:
A、平巷:
a、在煤层中间(沿巷道方向展开)的钻孔呈扇形布置,三个孔一组,孔与孔之间的夹角为20°,仰角为20°,2号孔、3号孔斜距为19.2米, 1号孔深为18米,方能达到允许掘进距为8米,超前距为10米的设计要求(如图所示)。
b、沿顶板方向的钻孔布置为半扇形,每两个孔为一组,孔与孔之间的夹角为20°,仰角为20°,2号孔斜距为19.2米, 1号孔深为18米,方能达到允许掘进距为8米,超前距为10米的设计要求(如图所示)。
c、沿底板方向的钻孔布置为半扇形,每两个孔为一组,孔与孔之间的夹角为20°,仰角为20°,2号孔斜距为19.2米, 1号孔深为18米,方能达到允许掘进距为8米,超前距为10米的设计要求(如图所示)。
B、上山:
a、在煤层中间(沿巷道方向和坡度展开)的钻孔呈扇形布置,三个孔一组,孔与孔之间的夹角为20°,仰角为40°,2号孔、3号孔斜距为23.5米, 1号孔深为18米,方能达到允许掘进距为8米,超前距为10米的设计要求(如图所示)。
b、沿顶板方向的钻孔布置为半扇形,每两个孔为一组,孔与孔之间的夹角为20°,仰角为40°,2号孔斜距为23.5米, 1号孔深为18米,方能达到允许掘进距为8米,超前距为10米的设计要求(如图所示)。
c、沿底板方向的钻孔布置为半扇形,每两个孔为一组,孔与孔之间的夹角为20°,仰角为20°,2号孔斜距为23.5米, 1号孔深为18米,方能达到允许掘进距为8米,超前距为10米的设计要求(如图所示)。
(2)、次分层短探短掘探钻设计:
A、平巷:
a、在煤层中间(沿巷道方向展开)的钻孔呈扇形布置,三个孔一组,孔与孔之间的夹角为20°,仰角为20°,左右孔斜距为8.5米,中间孔深为8米,方能达到允许掘进距为3.5米,超前距为4.5米的设计要求(如图所示)。
b、沿顶板方向的钻孔布置为半扇形,每两个孔为一组,孔与孔之间的夹角为20°,仰角为20°,左孔斜距为8.5米,中间孔深为8米,方能达到允许掘进距为3.5米,超前距为4.5米的设计要求(如图所示)。
c、沿底板方向的钻孔布置为半扇形,每两个孔为一组,孔与孔之间的夹角为20°,仰角为20°,右孔斜距为8.5米,中间孔深为8米,方能达到允许掘进距为3.5米,超前距为4.5米的设计要求(如图所示)。
B、上山:
a、在煤层中间(沿巷道方向和坡度展开)的钻孔呈扇形布置,三个孔一组,孔与孔之间的夹角为20°,仰角为40°,左右孔斜距为10米,中间孔深为8米,方能达到允许掘进距为3.5米,超前距为4.5米的设计要求(如图所示)。
b、沿顶板方向的钻孔布置为半扇形,每两个孔为一组,孔与孔之间的夹角为20°,仰角为40°,左孔斜距为10米,中间孔深为8米,方能达到允许掘进距为3.5米,超前距为4.5米的设计要求(如图所示)。
c、沿底板方向的钻孔布置为半扇形,每两个孔为一组,孔与孔之间的夹角为20°,仰角为40°,右孔斜距为10米,中间孔深为8米,方能达到允许掘进距为3.5米,超前距为4.5米的设计要求(如图所示)。
(3)、回采前的探钻设计:
一分层:
a、上山:钻孔呈扇形布置,每隔三米一组,一组三个孔,孔与孔之间的夹角为20°,仰角45°;探钻距离:约20米或探至煤层顶、底板或老巷为止(如图所示)。
b、风巷:钻孔呈半园形布置,每隔三米一组,一组三个孔,孔与孔之间的夹角为90°,仰角45°;探钻距离:约20米或探至煤层顶、底板或老巷为止(如图所示)。
B、次分层:
a、上山:钻孔呈扇形布置,每隔三米一组,一组三个孔,孔与孔之间的夹角为20°,仰角45°;探钻距离:约20米或探至煤层顶、底板或老巷为止(如图所示)。
b、风巷:钻孔呈半园形布置,每隔三米一组,一组二个孔,孔与孔之间的夹角为90°,仰角45°;探钻距离:约20米或探至煤层顶、底板或老巷为止(如图所示)。
3、要求:
(1)、在采区第一工作面第一分层掘进时,由技术员跟班定方位定坡度。
(2)、在探钻钻孔达不到超前距时,必须加密探钻和短探短掘。
(3)、每一个短探短掘的工作面,必须由当班的本队队干和安监员负责掌握好探钻进尺情况,并向调度室汇报。
(4)、回采工作面的探钻情况必须由技术员掌握好,并及时整理上好台帐,编写好本工作面的探钻小结。
(5)、根据工作面实际情况,再补充设计探钻钻孔。
南阳煤业分公司
前进矿井探水设计方案
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