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于自己的水墨创作并试图.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执着于自己的水墨创作并试图

童言无忌 文/赵力 曾健勇,一个广东出生、福建成长的青年画者,执着于自己的水墨创作并试图持 续地给予观者惊喜。广东和福建,都是中国美术史上的特殊地点:譬如古代有所 谓的“闽习”之说,指的就是流行于福建并且影响到浙江、广东、江西等邻近地 区的独特的审美习惯和创作方式;在当代,广东、福建出现了像蔡国强、黄永砯、 徐坦、郑国谷、陈绍雄等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他们各自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 匪夷所思的创造力,呈现了代表“南中国”的艺术创造力。我知道曾健勇的名字 很早,2003 年在一个同样来自福建的学生那里看到了他的作品。初步的感受至 今仍然清晰,因为曾健勇在当时以一种非常清新活泼的风格而引人入胜。的确, 2000 年左右的国内画坛可谓是流派杂糅、各自表述,尤其是在水墨画的创作领 域,更是缺乏共识、丧失目标。曾健勇的水墨创作,虽出自闽粤,但是他更关注 的是当代观念和当代方式,并非纠结于水墨语言的表现甚至是笔墨的藩篱,这同 样与闽粤地域文化中不落时流的秉性暗自契合,亦与广东、福建自 80 年代以来 当代创作的勃兴密切相关。曾健勇很快就将自己的创作落实为“大队长”的系列 (2007-2008 )。这个系列很容易引起大陆观众的共鸣,因为画家将自己的画题聚 焦于“童年”,并以“大队长”的突出造型作为画面主角。“童年”,是每一个 人生都必经的时光阶段,也是值得不断回忆的一段天真岁月,因此美术史上关于 “童年”的绘何其多矣!但归根到底,不外乎有像穿过“时光隧道”般地将美 好童年“情景再现”的,亦有藉助依稀记忆而为时光一去不复唏嘘不已的。在观 众眼中,曾健勇的“大队长”系列,或许就是美术史上有关“童年”各种述的 “复杂统一体”:画家既供了言之凿凿的人物造型——一个或者一群带着领巾 的“少先队员”的形象,又具有了不可触摸的距离情境——对应于记忆的依稀而 以水墨渲染模糊了观众的视线。曾健勇不是要在这里首鼠两端或者故弄玄虚,因 为无论是“情景再现”抑或“藉助记忆”都不是画家所要的最终结果和方式方 法。就如同画面中的那个主角—— “大队长”那样,曾健勇塑造了它的形象又将 其符号化——整齐划一的人物脸庞和人物姿态,绘了它的身份细节又将其刻意 消减——有意识地把“红”领巾、“红”臂章褪色为“黑”或者“灰色”,事实 上曾健勇想要讲述的别有深意,却是指向了当代人针对“真实”的复杂矛盾—— 向往真实又拒绝真相,推崇真实又沉溺幻想——而就“在走与留之间,日子摇 曳”(奥克塔维奥·帕斯)。 何谓“真实”?如果丧失“真实”,艺术将会怎样?这些本质性的问题对于曾健 勇来说开始变得重要起来了。接下来的《伙伴》系列(2009 ),是曾健勇沿着针 对“真实性”拷问而发展成为有关社会关系的别样讨论。“伙伴”,既是群体的 整体概念,也是个体之间的关系命名。为此,曾健勇改变了“大队长”系列中以 单个人物为主的述,大多是以两个一组的方式来建构起画面中的“伙伴”阐 释。引人注目的仍然是画家的“破题”方式——将成组的两个分别置于空间的前 后位置,而从天而降的一块块帷幕更成为了分割彼此的客观依据——喻指的仍然 是当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真实”关系:看似紧密其实疏远,看似亲密其 实冷漠。《少年时代》系列(2010 ),无疑是在“大队长”系列和“伙伴”系列基 础上的某种发展,曾健勇以“少年时代”为名,一方面推出了多人组合的“群 像”,一方面也持续了单个形象的创作。《高危人群NO.2》、《排队》、《扎堆NO.1》 是“少年时代”系列“群像”的代表,但是从作品构图布局上呈现了“纵向排 列”、“横向排列”和“挤成一团”等三种方式,虽然在“大队长”系列也出现 了各种的“群像”,但是此刻的曾健勇已经通过“群像”而进行了“时代”性的 命名。事实是不管这些“群像”是由多少个人数构成,不管这些“群像”是“纵 向”、“横向”还是“挤成一团”,个体性的寂寥表情已经衍化为群体性的孤寂 情绪,看似牢不可破的时代神话也就此崩塌为不可名状的不安与忧伤。或许曾健 勇认为“少年时代”是童年时代的“成长版”,而成长必然会经历那些的“少年 维特之烦恼”,于是“失眠”也就成为了某种烦忧的代指,进而引申为日常生活 中“肉体”与“精神”双重摧残的某种体验。《失眠NO.7》、《失眠NO.8》,绘 的是个体性的“失眠”,圆睁的“大眼睛”已将这种状态强调到了极致,焦虑而 不安的情绪跃然纸上;《失眠NO.1》虽然抛离开了具体的“失眠”场景,但是它 以空旷的背景将孤独的情境加以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