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宏观经济学 第17章 宏观经济政策
三、宏观经济政策运用中的局限性 (一)财政政策的局限性 遇到以下因素,预期目标难以实现。 1、政治因素影响 大选、战争时期不能增税减支 2、时滞(Time Lag)的影响:使政策收到相反效果 (1)认识时滞 (2)行动时滞 (3)影响时滞 3、利益集团阻挠:来自于挤出效应 4、居民预期 如果预期经济持续萧条,则刺激消费的政策无效 (二)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1、公众预期的影响 利率下降、产生悲观预期→C、I不会显著增加 2、货币流通速度的限制 通货膨胀时期,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致使降低M的效果不明显 3、流动偏好的存在 致使利率不可能降得太低,使货币政策效果打折扣 4、时滞的困扰: 认识时滞、行动时滞、影响时滞 四、 两种政策混合使用的效果 (一)原理 面临的状况 政策组合 产出变动 利率变动 轻微萧条 扩张财政与紧缩货币 不确定 上升 严重通货膨胀 紧缩财政与紧缩货币 下降 不确定 轻微通货膨胀 紧缩财政和扩张货币 不确定 下降 严重萧条 扩张财政和扩张货币 上升 不确定 “双松”政策 E IS LM Ye re Y r IS ’ LM ’ Y1 Y2 r1 r2 财政扩张时保持较低的利息率,减少“挤出效应”。经济萧条时用 挤出效应 适用条件(萧条时期) ◆我国实践 1997年暴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推动了中国财政政策的调整,拉开了中国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的序幕。在当时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转向的大背景下,面对通货紧缩压力,中国的货币政策在1998年到2002年期间也转向扩张 。扩张性货币和财政政策给中国经济带来好处,有效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确保中国经济平稳安全发展。但到了2003年,中国经济形势再次发生变化,出现了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信贷和投资增长过快、外资流入偏多等问题 ,从2003年起,我国的货币政策开始稳中适度从紧 ,与之相配合,2005年宣布财政政策转型为稳健的财政政策。 ◆大部分企业开工不足◆劳动力就业不足◆市场疲软 日本实践: 进入90年代后,日本经济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萧条期,失业率急剧上升,银行呆坏账问题严重,金融机构纷纷倒闭,出口受阻.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后,日本对亚洲的出口更是连年下滑,内需持续下降,通货紧缩严重.面对严峻的现实,1997年以前日本政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但是货币政策效果不佳,流动性陷阱出现,银行信贷萎缩,基础货币增加无法刺激需求和产出上升.财政政策方面,1997年4月将消费税从3%提高到5.5%,对经济造成严重的打击.1998年小渊首相上台,对90年代以来的政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转向扩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双松政策搭配,但其宏观经济反而是每况愈下,甚至积累了巨额财政赤字和超低利率。 松财政紧货币 E IS LM Ye re Y r IS ’ LM ’ Y1 Y2 r1 r2 “滞胀”时用 我国松财政紧货币实践 2003年至2006,出现了宏观调控历史上很少见的局面——财政政策扩张的同时,货币政策在紧缩。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主要是用国债和财政赤字等方法来增大财政支出力度 =====紧缩货币政策的主要是两部分,一是信贷政策,一是利率政策。信贷政策主要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信贷供给规模的控制。2003年9月央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1个百分点,以此为标志的紧缩信贷政策延续到了今天。当时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6%,现在是15%,提高了一倍多。利率政策方面,从2004年开始,央行连续加息。 中国经济在GDP和CPI两个指标上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松紧搭配”的宏观政策被认为是这一成绩的原因之一而加以肯定。 美国实践 美国在80年代初制止滞胀曾采取这种配合方式,82年美国开始出现四位数赤字,失业率很高。当时里根政府根据供给学派的观点采取了降低25%的税率的减税政策充分发挥了作用,84年已接近充分就业水平。不过该年度因就业水平预算不但没有盈余反而出现巨额赤字,于是实行了紧缩性货币政策,使84年后利率不断上涨,为美国经济摆脱滞胀起到了一定作用。 紧财政松货币 E IS LM Ye re Y r IS ’ LM ’ Y1 Y2 r1 r2 政府赤字过大利息率 又高时用。 “双紧”政策 E IS LM Ye re Y r IS ’ LM ’ Y1 Y2 r1 r2 经济高度膨胀时用 2008 紧缩货币政策须和稳健财政政策并行 防止经济转向过热和明显通胀将成为2008年中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为达到两个“防止”的宏调任务,在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的同时,将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而不是采取“双紧” 的政策。 在目前情况下,货币政策从紧,财政政策就不必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