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大发现 和西欧早期殖民运动.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理大发现 和西欧早期殖民运动

二、意大利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 “神本主义”与“人本主义”; 反对禁欲主义,提倡现世幸福; 伦理学的发展:人的目标与途径; “个人主义” 人文主义:humanism 个人主义:privatism?individualism 但丁:Dante Alighievi,1265—1321 “个人主义” 对个人自立自主的强调; 对个人隐私的重视; 对个人全面发展的追求; 个人主义的渊源。 意大利人文主义(续) 政治思想 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Nicolo Machiavelli 康帕内拉与《太阳城》。 市民人文主义者与共和主义传统 布鲁尼、阿尔贝蒂 三、北方文艺复兴 特别关注于宗教问题的探讨,代表人物有尼德兰的伊拉斯谟(1466-1536) 文学方面:运用本民族语言写作,创作出大量文学精品 政治学: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Utopia) DD 十宗罪 五、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 对基督教神学桎梏的解脱; 对经院哲学体系的突破; 为以后的思想解放扫清道路、政治意义; 文化遗产。 * 地理大发现 与西欧早期殖民运动 一、地理大发现的起因 传播基督福音 贵重金属的需求 寻找新的商道 封建危机的加深 二、地理大发现的条件 航海术、造船术的发展,提供了成熟的技术条件 海上武器和战术的进步 商业发展:复式簿记、银行信贷业的发展,观念的转变 专制政府的支持 三、地理大发现的过程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 1498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抵达印度 1522年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 四、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1)引出三大直接后果: “价格革命” 疾病的传播 农作物和牲畜在新旧大陆之间的双向交流 四、地理大发现的影响(续) (2)世界面貌的两大变化: a.人种的重新分布…… b. 世界贸易范围的扩大 五、西欧的早期殖民活动 葡萄牙殖民活动的特点: 西欧远洋探险的先驱 主要目标:夺取阿拉伯人在印度洋贸易方面的传统优势 建立起庞大的贸易帝国 以控制海洋商道为殖民活动的重点,却缺乏足够的人力来维持 西欧的早期殖民活动(续) 西班牙 殖民活动的特点: 以少量的兵力征服并毁灭了美洲的阿兹特克帝国和印加帝国 建立起大陆殖民帝国 掠夺金银和种植园剥削 西欧的早期殖民活动(续) 荷兰:“海上马车夫” 造船技术高超,商船队的规模在1600年居世界之冠 缺陷:忽略了工业的全面发展,因此根基不牢,后劲不足 未能建立巩固的海外殖民地 西欧的早期殖民活动(续) 英法: 自然资源优于荷兰 从17世纪中叶开始,两国政府推行打击荷兰商业霸权的政策 18世纪,荷兰的世界霸主地位为英法所取代 八、参考书目 1、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9章; 马克垚主编:《世界历史?中古部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R?杜普莱西斯:《早期西欧现代资本主义的形成过程》,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 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卷1,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章;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4年,下册,第7章; 斯塔夫里亚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来的历史》,上海社科出版社,1992年,第6章。 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三联书店,1993年,第二卷第三章。 宗 教 改 革 重难点 (一)宗教改革运动的背景 15世纪西欧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出现是运动的必备条件;人文主义者用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腐败的现象揭露。 (二)德国宗教改革运动 德国成为宗教改革运动发源地的原因。《九十五条论纲》内容及其意义。 (三)瑞士的宗教改革 加尔文、《基督教原理》。 (四)英国的宗教改革 (五)对宗教改革运动的评价 一、宗教改革的背景 教规、礼仪的繁琐与资本主义的发展: 圣礼:洗礼、(成年)坚信礼、婚礼、弥撒、忏悔、神职授任礼、临终涂圣油礼; 教徒每年向神父忏悔一次、作弥撒一次。 教会的弊端与腐败问题; 神秘主义和“异端”分子的挑战; 政治因素。 二、关于宗教改革的设想 个人改造说;萨伏那罗拉(1452-1498) 教会改革说; 基督教人文主义,伊拉斯谟 三、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德意志宗教改革的背景; “因信称义”; 《95条论纲》; “因信称义” 信仰即能得救; 《圣经》乃唯一的、最高的权威; 平信徒皆为祭司; 僧俗平等,恪守天职。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1521年沃尔姆斯会议; 农民战争; 《奥格斯堡和约》——“教随国定”。 路德改革的局限 反对放贷取息的金融活动; 寄望于王公贵族。 四、瑞士的宗教改革 慈温利的改革活动; 加尔文教——预定论; 加尔文的宗教实践。 加尔文 慈温利的改革活动 对《圣经》和讲道的推崇; 《六十七条目》(1523);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