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教学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夜雨寄北{教学课件}

3、“秋”字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点明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凄凉孤寂的心情。 5、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说你对这一成语的理解。 表达思亲念归,渴望团聚的感情。 6、“何当”照应上文的“ ”,体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体现诗人当时想急切回家见妻的心情,突出今夜的心境之郁闷、孤寂和内心的思念之浓。 7、诗中两处“巴山夜雨”有什么不同?其作用各是什么? 前一句是实写,是以景写情,渲染伤感情绪;后一句是想象,以情写景,是想象它日两人在一起,自己回忆往昔(即此时)巴山夜雨情形,突出重逢的温馨和愉悦。 8、诗人重复“巴山夜雨”有什么作用? 突出思亲念归,寂寞凄凉的感情;将现在和将来,自己和亲人,巴蜀和北方(长安)联结起来。 9、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做什么及当时的心境。 做什么:给妻子写信,想和妻子团聚。 心境: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 11、本诗在构思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把眼前的情景和想象他日重逢的情景交织在一起,虚实结合,情景交融;表现了作者思亲念归之情。 * * * * * 夜雨寄北 李商隐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怀州河内(现河南省沁阳县)人,唐代诗人。与杜牧合称为 “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传世。 作品与作者 夜雨寄北 李商隐 诗人在巴蜀,亲友在长安,因此诗题为“寄北”。 题 解 李商隐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七言绝句) 品读 李商隐 夜雨寄北 君问/ 归期/ 未有期,巴山/ 夜雨/ 涨秋池。 何当/ 共剪/ 西窗烛,却话/ 巴山/ 夜雨时。 品读、停顿、会意 君问归期未有期,   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亲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品读欣赏 巴山夜雨涨秋池。    写眼前景象,使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巴山的夜雨,融入涨满的秋池。   “涨”字,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诗人愁思之绵绵深重。 品读欣赏 何当共剪西窗烛, 何当:什么时候(才能)。 剪烛:形容深夜秉烛长谈。 此句设想日后重逢的时候。 却话巴山夜雨时。   向“君”追话今夜“我”思“君”而不得归的情景。“巴山夜雨”重出,令人的思绪在现实与想象中徘徊。 品读欣赏 小结 诗文 欣赏    这首诗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发诗人羁旅他乡对友人思念的深情。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思。 1、“君问归期未有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夫妻之间的关怀、思念以及作者对妻子的歉意。 2、“巴山夜雨涨秋池”中的“涨”字意蕴丰富,请从眼前景、心中情两个方面作分析。 景:写出夜雨连绵、秋池水渐渐涨满的情景。 情:作者秋夜听雨时的孤寂感倍增,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愈浓。 4、后两句中作者想象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诗人想象什么时候才能回家中和家人一起,一边剪去燃尽的烛芯,一边回味巴山的绵绵夜雨。 (2)表达了诗人渴望和家人团聚的心情。 问 10、这首诗写了哪两种不同的时间和空间? 时间:分离的现在和会面的将来空间:诗人独处的巴山与亲人团 聚的北方。 * * * *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