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爆发和初期阶段.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战爆发和初期阶段

*   慕尼黑阴谋从狭义上讲,是指1938年,英法等国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出卖给德国的慕尼黑协定是一个大阴谋。从广义上讲,人们把帝国主义大国为了自身利益,纵容侵略,出卖其他国家的阴险行径,统称之为慕尼黑阴谋。 * * 乌利希·弗里德里希·威廉·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Ulrich Friedrich Wilhelm Joachim von Ribbentrop 1893.4.30~1946.10.16)。德意志第三帝国外交部长。 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莫洛托夫(1890~1986),苏联著名革命家、政治家、外交家、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总理)(1930~1941)。 * 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德、意、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英、法、美的绥靖政策纵容侵略,也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 英里又称哩,使用于英国、前英国殖民地和英联邦国家的长度单位。美国等国家采用。在香港,“英里”通常写作“哩”或“咪”(mile音译)。1英里=5280英尺=63360英寸=1609.344米=1.609344公里。 *   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英法联军共丢弃了1200门大炮、750门高射炮、500门反坦克炮、6.3万辆汽车、7.5万辆摩托车、700辆坦克、2.1万挺机枪、6400支反坦克枪以及50万吨军需物资。英法联军有4万余人被俘,还有2.8万余人死伤。在撤退过程中,共出动861艘各型船,有226艘英国船和17艘法国船被德军炮火击沉。英国空军在掩护撤退过程中总共出动2739架次,损失飞机106架,英军战斗机和地面高射炮火击落德机约140架。 * 第一阶段(1940.7.10~8.12)攻击英吉利海峡的英国舰船和英国南部诸港口,以引诱英战斗机出战,查明英空军的兵力部署、防空能力并检验自身的突防能力。德国损失飞机286架,英国损失150架。 第二阶段(1940.8.13~9.6)突击英空军基地和雷达站,寻歼英空军主力。英损失战斗机186架,虽击落德机380架,但元气大伤,情况危急。 第三阶段(1940.9.7~10.31)德空军改变攻击目标,全力轰炸伦敦。10月12日,希特勒下令推迟执行“海狮”计划。 第四阶段(1940.11~1941.5)为隐蔽进攻苏联的企图,继续轰炸伦敦等大城市。主要方式为夜间轰炸。 第三学习主题 第1课 大战的爆发和初期阶段 第三学习主题 第10课 大战的爆发和初期阶段 广汉市向阳学校 缪培凡 油画《格尔尼卡》(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   20世纪30年代,德、意、日法西斯疯狂侵略扩张,不仅使世界和平面临世界大战的威胁,也影响了英、法、美等国既得利益。1935年10月3日,意大利借口边界纠纷,出兵30万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7月18日,西班牙内战爆发,德意悍然出兵干涉;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 英法纵容     美苏坐视 绥 靖 政 策 定义:英法美等绥靖主义者,不惜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来维护    自身的利益(也有恐战情绪),求得一时苟安,谋求同侵略者妥    协,妄图将“祸水东引”至苏联,坐收渔利。 实质:姑息、纵容侵略。 影响: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原因:一战使英法经济军事地位严重削弱,世界经济危机打击,整体实    力下降。    美国鉴于国内和平主义、孤立主义盛行,厌倦战争,不愿卷入欧    洲是非,对法西斯扩张采取“中立”政策,实为变相的绥靖政策。 慕尼黑会议上的四巨头   1938年9月底,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同德国元首希特勒 、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在德国南部城市慕尼黑召开了慕尼黑会议。 英国首相 内维尔·张伯伦 法国总理 爱德华·达拉第 德国元首 阿道夫·希特勒 意大利首相 贝尼托·墨索里尼 中心议题 宰割捷克斯洛伐克 德国法西斯的扩张(1938年~1939年3月) 布拉格 苏台德地区   捷克斯洛伐克是在一战后奥匈帝国瓦解基础上新建的国家,英国盟国,却被其出卖。在慕尼黑会议上,捷克斯洛伐克代表自始至终被排斥在会议外。1938年9月29日,会议结束后才被带进会议厅被迫签署《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即《慕尼黑协定》)。 张伯伦在伦敦机场吹捧《慕尼黑协定》 亚瑟·内维尔·张伯伦 Arthur Neville Chamberlain 1869.3.18~1940.11.9 1937.5.28~1940.5.10英国首相   《慕尼黑协定》签订后,张伯伦如痴如醉地沉浸在“和平”的幻觉之中。从慕尼黑回到伦敦,一下飞机便宣称:“从今以后,整整一代人的和平有了保障。”   实则,《慕尼黑协定》是英、法绥靖政策的顶峰。它使德国法西斯的侵略公然受到鼓励,助长了希特勒发动侵略战争的野心,也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