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有效地解读文学作品{学会
* * 如何有效地解读文学作品 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 中学语文教研室 周京昱 【关键词】 文学作品∕“读”∕思维 ∕“我” 第一种意识:整体意识(“合起来想”) 如何有效地解读文本 第一种意识:整体意识(“合起来想”) [例1] (2007年高考全国乙卷试题) 望江南 超然台①作 (宋)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⑴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⑵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欲归家而不得(一致性) 乐景衬哀情 如何有效地解读文本 第一种意识:整体意识(“合起来想”) [例2](2007年高考福建卷试题) 武夷山中 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⑴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⑵“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痛苦而坚贞(变化性) 如何有效地解读文本 第一种意识:整体意识(“合起来想”) [例3] (2007年高考广东卷试题) 溪 亭 (宋)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⑴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⑵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寂寞无聊苦闷失意(互补性) 如何有效地解读文本 第一种意识:整体意识(“合起来想”) [例4] (2007年高考宁夏与海南卷试题) 小斋即事 刘一止①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使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②局:指棋盘。 ⑴诗的第二联对第一联的句意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⑵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耿直方正,与世风格格不入(逻辑性) 如何有效地解读文本 第一种意识:整体意识(“合起来想”) 【路径之一】 局部1+局部2+局部3+……+局部N →整体思想感情→局部(意义、写法) [例5]《总想为你唱支歌》(文) [例6]《湿湿的想念》(文) 第二种意识:核心意识(“以点带面”) 如何有效地解读测试文本 第二种意识:核心意识(“以点带面”) [例7] (2007年高考全国甲卷试题) 新晴野望 (唐)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①。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氛垢:尘埃。 ⑴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⑵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核心点(总领) ①视觉清晰 ②万物生机 ③心情舒畅 …… 如何有效地解读文本 第二种意识:核心意识(“以点带面”) [例8] (2007年高考湖南卷试题) 示长安君 (宋)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注]长安君为王安石(1021-1086)的大妹,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此诗为王安石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年)出使辽国前所作,此时他尚未拜相变法。 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核心点(抒情) 如何有效地解读文本 第二种意识:核心意识(“以点带面”) [例9] (2007年高考四川卷试题) 葛溪驿 (宋)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⑴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标题。 ⑵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 核心点(情绪) 如何有效地解读文本 第二种意识:核心意识(“以点带面”) [例10] (2007年高考安徽卷试题)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