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孔子与论语{小一版}.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孔子与论语{小一版}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敏 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矣。 孔子说道:“一个君子,对于饮食 是不必讲求精美的,对居住的地方, 是不必讲求舒适的,作事能够敏捷, 说话谨慎小心,多向有学问的人请教, 改正自己的缺点,这就称得上勤奋学习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释: 孔子说:“整天埋头学习,而不去思索一下,那就会迷惘而一无所得,仅仅是思索,但不去学习,那只会令精神疲惫。 孔子三岁时,父亲过世, 和母亲一起度过贫困的少年时代。 孔子十五岁便立志向学, 十九岁结婚。 二十岁时,孔子担任仓库管理 员,之后又负责家畜管理,以此 为生。孔子一直以相当认真的态 度做好他的工作。 孔子也曾拜访当时的大思想家老子,向它请教处世之道。 随着知识学问的积累,孔子开始 教导的子门如何增进道德育学问。 他不问第子身份的贫富贵贱, 光凭一把干肉就答应学生们入学。 孔子不仅在课堂上讲学, 同时也教导学生在社会上的 处世之道和事业上的致胜良方。 孔子教育第子的同时,遇有机 会也会参加国政,曾任鲁国管理治 安的长官一职。可惜,当时的君主 并非明君,经常沉迷于能歌善舞的 女子之中,并不认真处理国政,让 孔子相当失望。 于是孔子便带领弟子周游列国, 在乱世中到处宣扬他的政治思想。 孔子一行访问了魏、曹、宋、郑、陈等国,试图推广自己的理念,可惜 并无任何一个国家真正接受孔子的主张。即使如此,孔子仍然一边和的子门继续建新的旅程,一边努力向学。 当他们来到宋国,孔子在一棵大 树下向弟子们讲学时,宋国司马意图 砍断大树杀害孔子。好不容易躲过 一劫后,孔子说道:我有天受的使命, 即使是宋国将军又能奈我何! 孔子一行在旅途中,也曾有过衣裳褴褛,无地自容的日子。 经过的人都笑他们是“无地可 宿的流浪犬。” 孔子回答他们:“是的,你们说 的没错,我们正是 一群流浪犬。” 旅途中有弟子竟因饥饿而病倒, 但孔子仍然不忘学习和复习日课。 有一天,子路受不了痛苦,便质问 孔子:“君子非得遭遇如此惨痛的日子 不可吗?”孔子答到:”君子不论遇到 任何困境 ,都不会改变信念和行动。 但是无德的小人却会因此胡作非为。 长达十四年的旅行,孔子并未 得到实现政治理想的机会, 等回到故乡鲁国时,孔子已经 六十八岁了。 孔子参与各国政治的企图虽未获得实现,但在学问方面却相当成功。 回到鲁国之后,孔子开设学校,致力于培育人才。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所初见的大事。 孔子先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基本教材。并以称为“六艺”的礼、乐、射、御、书、数作为必须学习的科目。 公元前479年4月,孔子臥病七天, 去世了。孔子死后,他的教育思想 和政治理念深深影響了之后長期 的中國封建社會。 时至今日,孔子学说广传至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地, 对世界文明产生深远的影响。 认识我 了吗? 三人行,必有我师 有教无类 父母在不远游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欲速则不达 《论语》是儒家经典 著作,它记载了中国 古代最伟大的圣人 孔子的言行录。 《论语》 1. 这部书大部分是孔子和他的门人或别人的谈话,当时弟子们各有所记,孔子死了以后,弟子们将记录编撰接集成《论语》一书。 2.《论语》是语录体散文,各篇均由简短的问答组成。 3. 全书的语言简练,含义 深远,其中更有许多言简意 赅、发人深省的格言。 4.書中運用了許多地方口語,把人物的語調、口吻、音容笑貌一一再現出 來。 关于孔子 孔子生于春秋战国时代后期(公元前551年)的鲁国。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子”是当时人们对思想家或教育家的尊称。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和教育家。 孔子一生 提倡“礼” 宣扬“仁” 孔子是个大教育家, 也是中国首位以学者身份 设馆授徒、兴办私学的人。 他主张有教无类,广收 门徒,相传他有三千名弟子, 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论语》三则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习:温习 实践 “说”通“悦” 解释:孔子说道:“把已学到的知识,时时加以温习,有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